【医聊科普】多维度创新,让健康科普实力“圈粉”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俞铭敏,瞿乃婴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0

摘要: 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以多维度创新为笔,以市民健康需求为墨,不断书写健康科普的“上海答卷”。

如何让健康上海建设更扎实,让上海市民的健康指标“领跑”?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摸准市民的健康需求,从平台搭建、形式创新、机制完善、环境营造等多方面着手,构建全方位健康科普体系,让健康知识深入人心,为市民健康保驾护航。


权威平台,拓宽知识传播渠道


要让健康知识飞到千家万户,少不了靠谱的平台。依托权威资源,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打造多元化健康科普平台,让健康知识触达更多市民。


“如何戒掉含糖饮料依赖?”“接种流感疫苗有哪些注意事项?”由上海市卫生健康委员会、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等权威机构推出的健康科普平台“上海健康播报”,以“时令节气+健康主题日+节假日+公共事件+创新技术”及社会关注热点问题的“5+X”模式策划选题,精准对接市民日常的健康疑问。


同时,中心建立多个健康科普平台,开发图文、音视频等各类科普材料,启动健康促进融媒体中心,打造“上海IPTV健康频道”,形成多渠道传播矩阵。更暖心的是,连续17年向市民家庭发放健康知识读本与工具,累计超1亿份,并拓展电子书、音视频等全媒体传播形式,让健康知识突破时空限制,更便捷地走进市民生活。


创新形式,增强内容吸引力


为打破健康科普的“严肃壁垒”,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不断创新科普形式,提升内容吸引力与传播力。


2021年,推出全国首档大型电视《健康脱口秀》,来自全国各地的医务人员用风趣幽默的语言讲解高血压防控、合理膳食等健康知识,四季节目全网观摩人次超36亿,让健康科普“有料又有趣”。


全国首个“健康Rap秀”科普创新邀请赛也于近期推出,将枯燥的医学知识转化为生动的歌词,让健康知识“唱”进大众心里。邀请“疾控女侠”吴凡、曙光医院崔松、华山医院黄翔等医疗大咖参与科普创作,结合时令节气、生活场景分享实用健康知识。


完善机制,壮大专业科普队伍


为调动医务人员参与健康科普的积极性,壮大专业科普力量,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建立健全科普激励机制。连续3年发布“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健康科普影响力排行榜”,2024年相关内容阅读播放量达百亿,超7000万次点击,通过榜单评选激发医疗机构与医务人员的科普热情。


推动健康科普纳入医务人员职称晋升考核,将科普工作与职业发展挂钩,让更多专业医疗人士主动加入科普队伍,为市民提供高质量的健康科普服务。


联动建设,推动科普落地见效


健康环境是健康生活的基础,将健康科普与环境建设相结合,以实际行动推动健康理念转化为市民生活实践。在控烟领域,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推出“控烟行动三步曲——室内全面禁烟,室外不吸游烟,吸烟请看标识”,普及控烟知识;出台《上海市控烟标识系统和设置规范》及全国首个《室外吸烟点设置与管理要求》地方标准,在商场、公园等公共场所规范设置禁烟标识和室外吸烟点。2024年,重点在武康路、豫园商城等21个中外游客集中的地标场所推进共治室外“游烟”工作,形成示范效应,助力上海15岁及以上成人吸烟率降至18.6%,提前实现“健康中国2030”任务目标。


在实现国家卫生区镇全覆盖的基础上,中心全面启动健康街镇常态化建设,从健康环境改善、健康生活方式引导、基层健康阵地建设、健康服务提质升级等方面拓展内涵,让“预防为主”的健康理念扎根社区,促进社会健康共治意识形成,切实将健康科普成果转化为市民的健康福祉。


从“纸上科普”到“场景化体验”,从“单向传播”到“双向互动”,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以多维度创新为笔,以市民健康需求为墨,不断书写健康科普的“上海答卷”。未来,随着更多创新举措的落地,健康科普将持续“圈粉”不同年龄段、不同需求的市民,让健康理念真正融入衣食住行,成为上海城市发展中一道温暖的“健康风景线”。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市模范集体、上海市健康促进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