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色管理】探索“院线联动”新模式,优化热线工单处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吉双琦,杨建军 发布时间:2025-09-26 11:20

摘要: 上海市卫生热线(12320)探索“院线联动”新模式,从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优化市民服务体验。

上海市卫生热线(12320)作为上海市卫生健康委的对外服务窗口,除了接听市民来电、处理12345派送工单之外,还承担市卫生健康委官网网上咨询、12345知识库维护、在线访谈组织、数据统计等职责。2022年,热线承接了“一网通办”线上帮办、国家政务平台线上咨询投诉答复等各项任务。在热线的日常电话和工单中,医疗机构相关的内容占据绝大部分。随着医疗卫生业务量的快速增长,通过12345、12320转派的相关工单数量逐年增加。上海市健康促进中心党委以党建引领工作创新,以需求和问题为导向,指导推动卫生专线办公室党支部,从2022年8月起与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开展合作,双方以支部共建形式,构建起一套上下联动新模式,从多角度、全方位深入优化市民服务体验。


靠前一步,热线处置不再难


在来电和工单中,存在一定数量的投诉,不但处理难度较大,市民的满意度也欠佳。2022年10月,市一医院完成患者咨询服务中心的建设并投入运行,通过开设倾听热线、开通“倾听‘码’上说”等,进一步丰富并拓展患者诉求与建议表达的渠道。但在患者体验管理创新工作中,患者体验与患者满意度之间并不能简单画等号。既要聚焦患者需要,也要以过程为导向,关注动态过程、注重前端介入;还要系统规划,强调统筹协调。


为此,卫生热线主动跨前一步,与市一医院进行联系,支持和指导医院进一步完善了跨部门联动、多层次处置、全口径分析等三大机制,提升处置效率。协助医院对6个月内的12320工单数量及具体内容进行系统梳理分析,发现在现有14个工作日处置办结要求下,有近40%的患者主要诉求集中在就医咨询类问题或即时性的回应需求。通过靠前一步、主动作为、前端介入,卫生热线与市一医院探索构建上下联动处置的新模式,让患者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精准、高效的回应。


联动解惑,改善来电体验


2023年1月,卫生热线与市一医院启动上下联动处置模式的探索性实践。在合作初期,双方初步确定在原有“派单转办”基础上,增加“接线直办”与“三方共办”两个层次的处置方式。


“接线直办”即12320热线依托自身数据库,纳入市一医院有关的问题解答口径,在接听患者咨询时,直接答复部分咨询。市一医院支撑完善数据库内容。三方共办则是在数据库未有效覆盖、接线直办无法精准答复问题时,12320接线了解基本情况后拨通市一咨询服务中心电话,在与市一医院话务员简单沟通之后,启动“患者-12320-医院”三方通话,由市一咨询服务中心为患者做相关解答,同时做好具体事项登记,如有必要,咨询中心会进行后续的电话回复与回访工作。市民相关的咨询能够在第一时间得到解答,体验感较为明显。对于12320咨询员和市一工单处理人员而言,问题在第一时间解答,无须记录形成工单,无须后期联系等环节,也明显减轻了双方的工作量。


驻访升级,实现个性化服务


来电者的诉求具有高度个性化,针对实践过程中发现一些问题,卫生热线又开展了系列调研,进一步探索请医院派员进驻12320现场处置。


一方面,驻访人员可以与12320接线人员即时沟通,提高接线直办率;另一方面,驻访人员可以同相关工单处置人员现场沟通,进行工单的处置办结。目前,以市一医院虹口院区为试点,48小时内现场处置办结率可以达到约60%。来电者在第一时间获得医院官方解答,满意度得到提升。未来,随着该模式的运转顺畅,将逐步拓展到住院部、松江院区等场所,使既有资源得到更有效的利用。


热线与医院合作共建、专人驻点的模式,在上海乃至全国都是一种全新的服务方式。卫生热线作为政府主管部门的行业监管热线,积极搭建起沟通桥梁,让来电者直接面对解决问题的一方,同时医院也可以直接倾听到患者声音。


随着“院线联动”工作的持续推进,探索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使用远程接听方式来完善工作模式,有望让医院能够在本部就能登录12320接听平台,直接解答市民来电。同时,这一新型的服务模式也在全市进行了推广和演示,多家医疗机构也已经开展了试点。


责任编辑:李龙丹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