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天气骤冷,许多糖友纷纷抱怨,本来平稳的血糖突然波动很大,泡泡脚也没感觉烫,怎么就出了水泡……
天气降温,由于机体的自我保护作用及生活习惯的改变,糖友们往往会出现血糖的波动及并发症。今天,内分泌代谢病专病医生为糖友支招解惑。关注以下生活细节,糖友们同样能“甜蜜”过冬。
饮食,控糖有方
营养饮食,总量控制始终要牢记。
警惕隐藏的“糖炸弹”,如糖炒栗子、瓜子、花生、饼干、小零食、小火锅等隐藏的“糖”导致血糖的波动。
增加膳食纤维及全谷物的摄入,如芹菜、萝卜、菠菜、燕麦、麦麸、糙米等食物,既能增加饱腹感又延缓血糖的升高速度。
运动,动则有益
适度运动、持之以恒是控糖基石。
冬天,运动量明显减少,不利于血糖的控制。室外的运动减少,室内的运动可以适当增加,如太极拳、瑜伽、八段锦、快步走等。餐后1小时、每天30分钟、每周至少5天“135”原则有助健康控糖。
监测,重中之重
血糖监测是控糖关键,很重要。
冬天多种因素会导致血糖、血压波动,勤监测有利于及时调整生活方式及药物治疗方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足病,细心护理
足部护理,好习惯护健康。
干燥的气候让足部容易出现皲裂、干裂,每天检查足部皮肤、预防感染非常重要,注意选择合适的鞋袜,适当泡脚,预防烫伤,水温小于40℃,时间不要超过15分钟。洗脚后擦干足趾。
聚会,生活有度
快乐时刻也要有度。
年底来临,家庭聚会增多,应酬增多,免不了饮酒、饮食过量、劳累等,注意劳逸结合、饮食适量、加强监测。
保暖,措施得当
“暖”也需要好习惯。
冬天,许多糖友喜欢用“暖宝宝”、热水袋、电热毯、暖风机等保暖,糖尿病患者末梢循环较差,烫伤感染成为不可忽视的一大问题,尤其是糖尿病足发生不在少数。糖友可以通过多穿衣服、多运动等有度保暖。
滋补,切勿盲目
进补有方,补要适度。
冬季进补是传统习惯,但对于糖友进补不可盲目,控糖是原则,注意清补,食补胜于药补,保健品不能代替药品。
心理,健康相伴
健康心理,健康常伴。
糖尿病血糖及并发症是可以控制的,对于血糖的波动不要过分的紧张、焦虑,冬天更容易出现情绪低落,产生抑郁。保持乐观的心态、参加社会活动、良好的生活习惯、多交流沟通、科学运动等可舒缓情绪,有益健康。
天气骤冷似乎对糖友很不友好,但糖友们留意身边的这些生活细节,也能“甜蜜”过冬。
文/上海市虹口区北外滩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姚裕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