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S7沪崇高速(S20~月罗公路)今天建成通车,路桥工业化建造技术再创新高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19-10-18 13:40

摘要: 上海S7沪崇高速(S20~月罗公路)新建工程,于今天9点30分正式通车,为上海北部地区增添一条进入市区的快速通道。

经过三年多的奋战,上海S7沪崇高速(S20~月罗公路)新建工程,于今天9点30分正式通车,为上海北部地区增添一条进入市区的快速通道。


作为上海规划高速公路网“十二射”中东北方向的重要“射线”,S7沪崇高速(S20~月罗公路)新建工程南起S20外环高速与S6沪翔高速立交,途经宝山区顾村镇、嘉定区马陆镇、宝山区罗店镇,北至月罗公路,线路全长约8.75公里。


全线按高速公路标准设计,建设规模为双向6车道,由上海城投公路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投资建设。沿线共设置S7-S20-S6及S7-G1503两座枢纽型互通立交,宝安公路及月罗公路两座菱形立交,同步实施陈广路至宝安公路、美兰湖路至月罗公路两段地面辅道。


城投公路集团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坚持“低碳、环保、绿色”的建筑工业化发展道路,持续引领“桥梁全预制拼装”技术革新和推广,在立柱、盖梁和小箱梁预制装配基础上,对悬臂拼装分节盖梁、组合梁桥面板、桥台(pocket模式)、箱涵、挡土墙、防汛墙、防撞墙、排水沟、管理用房等工程结构成功应用预制装配技术,预制装配化率达到95%以上,在路桥工业化建造技术上再创新高。


工程的混凝土小箱梁在预制时将边梁防撞墙与箱体在预制场内同步进行预制,大幅提高了防撞墙的施工质量。将35米长的小箱梁预制钢模版侧模整体进行拆装,并以内拉杆取代传统钢内模压重方式,进一步提升混凝土小箱梁的预制效率,降低产业工人的劳动强度;边梁防撞墙也采用35米长柔性模板整体安拆工艺,并配套设计了模板调节系统,新的模板体系极大提升了混凝土小箱梁预制的工业化水准。


工程道路路基施工中,将红线范围内房屋动迁产生的建筑旧料经筛选和破碎后形成路基填料,用于路基填筑,大幅减少了建筑垃圾外运和土方进出对周边环境的污染,同时缩短了路基施工周期。共使用超过40万立方的建筑碎石再生料,对保护上海环境做出了巨大贡献。


工程全线采用PHC管桩和钢管桩,从根源上杜绝了传统钻孔灌注桩基施工产生的泥浆污染现象。同时为降低钢管桩沉桩作业的噪音,减少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充分调研比选的基础上,引进液压高频免共振等先进施工装备,最大程度减少了桩基施工造成的土体共振和噪音污染。践行了“绿色公路”的建设理念。


经过全体参建者的深入研究和不断探索,S7沪崇高速(S20~月罗公路)新建工程的预制装配化率超过了95%,施工现场的作业人数减少了90%,施工功效提高了7倍以上。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S7公路(月罗公路-宝钱公路...

北横通道西段通车,五条开车秘籍请...

定了!今天15时,北横通道西段通...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