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民区有了“体检报告”!社区治理用上大数据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罗菁 发布时间:2019-12-04 14:37

摘要: 四川北路街道在社区治理上使用大数据,建立了一份“平安川北幸福指数”的数据集成

临近年底,居民区一年的工作做得怎么样了?老百姓的幸福指数有没有提高?人口结构是否有变化?12月4日,记者从虹口区了解到,四川北路街道在社区治理上使用大数据,建立了一份“平安川北幸福指数”的数据集成,将火警火情、险情、居民人口结构、项目需求度等内容纳入其中,出具各居民区“体检报告”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责任制实绩记录表”,用大数据来服务居民。


居民区“体检报告”都有点啥?里面填写内容有12项,都是该居民区存在的问题,需要街道相关部门和居委一起加以解决:


四川小区内消防水喉损坏,无人修理;小区内有多处监控死角,未安装监控,造成安全隐患;东宝兴路123弄内一直无路灯,夜间居民出行有隐患……


这些大多是居委会层面解决不了,需要街道相关部门协调帮助才能处理的问题;社区内长期存在影响居民生活和社区安全,居民反映强烈的问题等。


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居民区“体检报告”, 由相关第三方社会组织和社区志愿者、居委会干部等一道商议填写,是对居民区存在问题的一次年检,随后交给街道相关部门汇总,对“体检”中发现的问题一起会诊,“对症下药”根除“病因”,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永德居民区内有2处非机动车库已经破旧,由于缺乏充电设施,居民停放的电动自行车只能自己私接电线充电。“体检报告”出来后,街道相关部门和居委一起坐下来商议方案,并就“非机动车库改建”立项,经过各方努力,非机动车库经改建,现在面貌已焕然一新,不仅内外墙面十分美观,车库内的电线进行了重新敷设,并且安装了一批智慧充电桩。


据了解,“体检报告”针对列出的问题清单,立项时完成一个项目进行一次总结,从立项、推进、完成、评估形成一个闭环。为此,由街道牵头,组织项目自治协调小组逐渐完善一套“圆环评议法”,即在项目完成并投入使用后,通过满意度测评、各类案事件数据比对、整体环境提升度等来开展一次综合性评议,真正做到让居民满意、效能提升、社区共治。


摄影 宏新


通讯员:龙钢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夜游欣赏别样端午魅力,三小时出行...

数据从纸上到屏上,虹桥街道借力“...

既不落寞也不拥挤,这是一个非常舒...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