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7日,记者从上海机场集团了解到,疫情防输入防扩散仍是上海机场当前最重要的工作。不过,这也并不影响上海航空产业的有序复工复产。据悉,目前,机场方面正在根据民航局新的航班正常工作政策,为后续航班的逐步恢复。同时,包括中国商飞、临港集团、机场集团在内的三方,也积极联手推进航空产业园规划。
“非接触”“一米线”添安心
据悉,自上海有序复工复产以来,上海两大机场来沪航班旅客从最低谷的日均2万多人次,逐步波动回升至目前的日均4至5万人次。客流回升期,为配合企业复工复产,上海两大机场全力做好运输服务和疫情防控工作,严格落实进出港测温、预防性消毒、室内通风等措施,推广“非接触”服务和“一米线”提示,降低人员流量和密度。
目前,两场航站楼、贵宾通道、公务机楼等处设置了近40个测温点及相应的医学观察点,配置了红外非接触式测温仪,使用非接触式检测设备保障大客流测温和防客流积压。旅客在值机、登机过程中,机场和航空公司以广播和提示牌的方式提醒旅客保持1米距离。进港旅客在行李转盘等候提取行李时,工作人员会手举“保持排队距离”提示牌提示旅客。
在国内航班来沪旅客健康登记查验点和测温点,机场设有缓冲区及检测区来分散旅客,逐个做好检测。旅客经过预设的缓冲区进入健康登记填报区和体温检测区,这些区域均设有一米线分散客流密度。航班客流高峰时段增派人手,同一检测区域可以同时开放多个入口,由工作人员协助引导旅客快速完成信息填写、查验、红外线无感测温。
协同共促航班正常水平再提升
当前,上海机场在聚焦疫情防控这项最重要工作的同时,也在根据民航局新的航班正常工作政策,提前谋划,深化协同,为后续航班的逐步恢复。根据民航局日前发布的2020年航班正常考核指标和调控措施,对机场航班正常性考核指标进行了完善,旨在使航班正常率与旅客出行的真实体验更贴近。
此外,针对承租上海机场及纳入合并报表范围内的下属企业的自有物业,用以开展生产、办公、经营业务的非公中小企业,机场集团减免2月、3月的物业租金,同时对非公中小企业的经营权转让费保底部分不再计算,与中小企业共克时艰、共渡难关。
下个五年机场蓝图正谋划
中国商飞、临港集团、机场集团三方联手,在浦东机场南侧将规划建设占地20多平方千米、千亿级规模的航空产业园。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是三方主动服务国家战略,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11月考察上海时对新片区建设提出的“五个重要”新要求、落实新片区总体发展部署和临港民用航空产业发展“1520”战略的具体体现。
日前,三方高层就航空(大飞机)产业园规划建设进行了高层对接。中国商飞、临港集团和机场集团三家公司就航空产业园开发建设达成了一致共识,共同明晰了园区开发愿景和定位。未来要形成长效合作开发机制,聚焦统一规划,统一建设,重点推动规划建设、项目导入、政策协调等专项工作。三方高层对接统一了思想、凝聚了共识、明确了目标,为航空产业园下一步开发建设工作指明了方向。
目前,上海机场已围绕国际航空枢纽建设、民航“四型机场”建设等重点课题组织开展研究,为精准施策、科学谋划提供决策性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