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20万例癌症患者随访报告出炉,5年总生存率71%,绝大多数人治疗效果好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蓓 发布时间:2020-04-16 11:18

摘要: 在癌症治疗上,上海如今已经达到了媲美欧美顶级肿瘤中心的水准。


20余万例肿瘤病例,10年随访数据,患者5年总生存率达71%......在上海,不仅针对像新冠肺炎这样的传染病我们有很高的治愈率,在癌症治疗上,如今也达到了媲美欧美顶级肿瘤中心的水准。


4月16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发布最新肿瘤患者生存报告显示, 2008年至2017年在该院确诊为恶性肿瘤并接受住院治疗的20余万肿瘤患者,经过长期密切随访, 3年和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达到了77.4%、71%。这份单中心的恶性肿瘤患者生存报告涵盖了乳腺癌、胰腺癌、前列腺癌、肺癌等十余种肿瘤的生存情况。


报告提示,无论是“红颜杀手”乳腺癌,还是“癌中之王”胰腺癌,亦或是其他的恶性肿瘤,早预防、早发现及规范诊治仍然是患者获得长期生存的基石,绝大部分恶性肿瘤患者经过规范的诊治均可以获得较为理想的预后。


治疗手段“组合拳”:交出抗癌“高分答卷”


“10年来,不少肿瘤的5年总生存率有明显提升。”肿瘤医院院长郭小毛教授说,“这些生存情况的提升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诊疗技术的创新和组合拳理念。”


譬如,胰腺外科团队创新“乳头状残端封闭型”胰肠吻合新方法,将胰腺癌术后胰瘘率从国际平均水平的15%降至9.6%,显著改善胰腺癌患者的预后;


食管癌团队首次证实“右胸入路”是更彻底清扫淋巴结的术式,并在国际首次明确早期食管鳞癌淋巴结的转移规律及食管癌手术吻合的“最短路径”,食管癌手术患者术后5年生存率高达63%,其中无淋巴结转移的患者5年生存率更是达到73%,远高于国内外前沿水平;


前列腺癌手术方法将国外先进治疗理念与国人解剖特征融合,保证患者的生活质量,5年生存率达82.6%;


多学科规范治疗: “成绩单”背后的基石


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量体裁衣”精准、规范施治,已经成为当前恶性肿瘤治疗最为规范的模式。即便是一些已经复发转移或难治性肿瘤,也有可能通过前沿的治疗手段和规范的多学科综合治疗获得更好的生存效果。这也是“复旦肿瘤”优异“成绩单”的坚实根基。


自2005年起,肿瘤医院在全国范围内率先开展了肿瘤单病种多学科综合诊治模式,由首席专家领衔,涵盖外科、内科、放疗、病理、影像、中西医结合等多个学科专家。疑难肿瘤病例会被纳入到定期举行的多学科讨论当中,由多个学科的专家们根据患者病情综合判断,给出个性化的治疗方案。至今肿瘤医院已经有14支单病种多学科团队,基本覆盖常见的恶性肿瘤瘤种。


在大肠癌的治疗中,有20%的结直肠癌患者在初诊时已经发生了转移,这在既往的观点看来,肿瘤一旦发生转移就意味着进入了“晚期”,失去了手术机会。但是在多学科综合诊治平台上各科专家的共同协作下,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如果肿块体积适中且肝脏外无其他转移灶,也有可能获得手术根治的机会。根据肿瘤医院发布的数据显示,结直肠癌同时伴有肝转移患者的3年和5年生存率分别为36.11%和21.18%,但肠癌肝转移患者经过肝切除的患者,3年和5年的生存率分别达到54.96%和33.87%,


mmexport1587015314388.jpg

郭小毛教授介绍,在新运行的肿瘤医院(浦东院区),现在开设了多学科综合治疗病房,实体化运行以疾病为中心的肿瘤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打破了以往以单科“辖区式”病床管理,在同一病区容纳了外科、内科、放疗等多个学科,实现多学科模式在物理空间里的高度整合。


防癌“关口前移”:让癌症成为“慢性病”


“一直以来,早防、早诊、早治理念在肿瘤预防中被广泛普及,让更多早期患者获得良好生存。”郭小毛教表示,钼靶和超声诊断技术的普及,使得更多早期的乳腺癌患者被发现。在肿瘤医院初诊早期乳腺癌的比例近年来显著提升,且这部分患者的5年总生存率可达97.8%,基本实现治愈效果,患者生存质量也远高于晚期乳腺癌。


报告也再次证实,将防癌抗癌的关口前移可有效减少因病情贻误导致的死亡。


据此,专家继续倡议健康的生活方式和早期预防筛查,40岁以后每年定期防癌体检。


通讯员:王广兆,周昌明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癌症治疗黑幕调查结果出炉:命运被...

软组织肉瘤患者保腿有新技术!手术...

时评:肿瘤不能这么治!张医生的建...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