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令·头条|到校家访,视频家访……今年上海一年级新生家访有些不一样!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0-08-06 14:28

摘要: 小一新生家长们,你们的老师来家访了吗?

家访,对于学校和小一新生家庭来说,是这个暑假里的一项重要安排。不过,受疫情影响,今年家访有些不一样。劳动报记者了解到,今年上海有些小学采用了到校家访、视频家访等新方式。形式变了,不变的是对孩子学习生活的关心。


一个家庭25分钟,效率高信息量大


从7月中旬开始,每到周末,长宁区绿苑小学里就格外热闹。在干什么?家访。


“因为疫情,校园开放日和验证日,我们都没有见到过孩子,这次家访就显得更重要。”校长王晶告诉记者,考虑到疫情影响,为了保障师生健康安全,往年的到家家访今年改成了到校家访。“一个家庭25分钟,提前和老师约时间,周末从早上到傍晚,老师们在密集面谈。校领导和行政老师们也都到校支持,防疫措施一个都不少。”


安全保障了,效果怎么样?王校长说:“家长们非常配合,很多都是一家三口来的,家长、孩子和正副两位班主任都进行了很有效的沟通,特别棒。”王晶说,很多孩子带来了画,准备了才艺,和老师们聊他们对小一生活的畅想。“今年幼儿园大班孩子一直宅在家里,家长们也非常担心幼小衔接问题。”在25分钟内,老师了解孩子的学习生活情况、作息、兴趣爱好。“老师们都很有经验,不会冷场。有些家长不善于言谈,但是老师会引导。”


“如果老师觉得这个家庭需要更多的了解和指导,后期还会上门。”王晶校长说,如果遇上去外地的学生家庭,老师则通过在线视频联系沟通。


一天写几个小时作业,校长坐不住了


集中家访,有些家庭让校长王晶直呼“吓一跳”。“有个家长和老师说,孩子要一天写几小时作业。”站在教室里旁听的王晶听不下去了。“今年我们的录取通知书里要求孩子临摹‘绿苑小学’四个字,这个孩子字写得非常好,然而家长不满意,说家访前一天晚上又练习了两个小时。”


“家长太焦虑了,抢跑意识太强了,但是家长没有意识到过度学习会让孩子减少对学习的兴趣。”王晶感叹,小一新生们的小肌肉群其实还没完全发育好,字写得不好看很正常,但是家长缺乏科学的教育方法,存在不少误区。“我告诉家长,回去让孩子多练习用筷子吃饭,给他做一些精细化的动作,比如串珠、捡豆子,而不是枯燥的写字练习。”


连续三周的家访,让学校对300多个小一新生进行了比较充分的了解。“在面谈中,我们老师在如何进行幼小衔接方面进行了指导,我也收集到很多信息。家长抢跑现象比较多,所以在8月23日的新生家长会中,学校会对家长进行有的放矢的引导,形成共同的教育理念,让我们的学习准备期做得更扎实,更科学。”


家长们注意啦,家访有门道!


记者从上海多所小学了解到,今年学校还推出了视频家访的方式来了解学生的学习生活情况。不过,老师们更愿意实际接触到孩子,所以会在征询家长意见、做好防疫工作的基础上,到家家访。


“我们希望能够了解孩子的成长环境,来了解孩子家庭情况、学习环境、孩子的性格和特长等。老师也会介绍小学的情况,并有针对性的指导家长如何做好入学准备。”普陀区武宁路小学校长孙纳新说。


对于很多小一新生家长来说,都十分重视家访,但期待中又有很多忐忑。“自从和老师确定家访时间后,我们家进行了大扫除,饮料、茶水准备了好几种,教孩子怎么和老师说话,总担心说错话给老师造成不太好的第一印象。”家长邰女士说。


“实际上,家长不要刻意准备。我们老师更希望了解孩子成长生活的真实环境,准备太多反而影响老师的了解和判断。”孙校长说,家长也不要因为担心孩子说错话,代劳所有问题。“要多给孩子和老师交流沟通的机会,让孩子喜欢老师进而喜欢小学,对小学的学习充满期待。”


家长最该做什么?“真诚地与老师沟通,让孩子与老师建立起信任和感情就可以了。”孙校长说。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视频|连花清瘟胶囊专列已抵沪,5...

打通配送“最后100米”!虹口建...

志愿者成立转运小组并制订配送规则...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