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市妇联12月15日发布《上海市家庭文明建设“十三五”终期评估报告》,通过采样16个区4065户常住人口家庭,从5个维度40项指标进行画像分析,全市家庭成员文明程度平均分达到91.67分,近七成家庭达到“优秀”水平。
《报告》显示,全市家庭成员文明程度较“十二五”终期有所提升,但成效存在不平衡性,“生态之家”与“安全之家”建设成效显著,“学习之家”建设有待加强。
测评显示,“生态之家”经过五年建设跃居第一,“环保知识”“环保行为”8个测评指数全线提升,“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提升8.85分,居40个测评指数榜首。
据市妇联介绍,去年市政府颁布《关于贯彻<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推进全程分类体系建设的实施意见》后,市妇联广泛动员引导全市825万户家庭积极参与“百万家庭新时尚·垃圾分类巾帼行”专项行动。近两年来组织开展普法活动进社区、进家庭累计1万余场,覆盖市民超过50万人次;发挥家政示范站、金牌家政服务员在垃圾分类中的积极作用,各类培训覆盖600多个会员单位负责人和数万名家政服务骨干。测评显示,全市绝大多数家庭成员普遍能自觉学习环保知识和践行低碳生活方式。
在“健康之家”建设方面,上海家庭成员在“心理健康”上得分较高,其中“关注心理健康,了解心理健康知识”达到 “优秀”,九成以上市民能够“掌握自我保健知识”“定期参加身体健康检查”。“生活习惯健康”虽稳步提升,“睡眠习惯”“早餐习惯”较“十二五”有所改善,但“每周参加4小时以上的体育锻炼”呈下降趋势,居40个测评指数榜尾。市妇联呼吁,要加大完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推进全民健身活动。
“学习之家”总体“良好”,但上海家庭成员在学习活动和学习投入方面得分均偏低。近五年来,市民学习目的、学习手段、学习习惯均发生较大改变,碎片化学习、在线学习比重持续增长,一定程度上挤占了系统阅读和深度阅读的时间。此外,在青少年阅读上,有的家长因为过度关注孩子考试成绩,在课外阅读以及网络信息方面严格控制。
此外,“十三五”终期,“文化之家”建设方面,上海家庭成员艺术修养整体提升,但公益活动上得分相对偏低。“安全之家”建设方面,安全技能得分有所提升,但安全知识、安全行为略有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