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岸又“上新”,这回是被网友昵称的“带跑道的飞船码头”。上周,西岸新渡口——游客集散中心(原来三港线“港口渡口”)正式启用。
这是自2017年旧渡口重建后的首次亮相。
位于龙吴路1900号的游客集散中心项目总投资7.7亿元。渡口位于进木港南侧,据称因作木材水上运输而得名,联结对岸浦东三林,故而称“三港线”。
2017年,黄浦江45公里贯通工程将原占据岸线的旧渡口结合开放空间得以重建,并融入黄浦江整体游览布局,增加服务功能,为公众新建了一处体验、感知城市历史及文化、穿梭于传承与现代的“飞船码头”。
操刀新渡口设计的创盟国际设计专长数字化设计,曾设计打造西岸区域的香格纳画廊、池社等文化场馆,将建筑、技术、艺术融为一体。
由于项目所在区域场地狭长,周边交通关系复杂,设计方将滨江步行通道与渡口通道十字叠加,在地面层将垂直于水岸方向的交通功能释放,而通过二层和地下的两条步道将平行于浦江方向的步道立体化解决。
这样既满足一层交通枢纽的效率性及方便性,解决了渡口客流与沿江游客的交叉问题,又为滨江步道提供一处可体验的立体化场景,让游客和跑者可从沿江步道直接到达二层,为他们提供远眺浦江风光的一处公共所在。
记者了解到,这个全新的综合性渡口还有另一重身份,是沿江“水岸汇”公共服务品牌二十余站中重要的一站,可以让市民和游客能在早高峰时买个点心,寒冷冬日里喝杯热水,午休间隙热个饭菜。
这座全新的渡口,也将成为“浦江游览”的新选择。
如果从西岸美术馆骑行出发,市民可以在20分钟左右抵达4公里之外的“港口渡口”,坐上轮渡即可到达对岸的三林,在三林老街里尝遍地道美食,去郊野公园来一场春日邂逅,迎着夕阳结束一天的“城中漫旅”,西岸新生活又多了一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