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历史建筑的大爆款是谁?武康大楼,必须榜上有名。随着架空线入地,武康大楼以其船舰式宏伟美丽身影再度站在打卡的C位,蜂拥而至的市民游客也常常为了拍出一张好照片,直挺挺地站在马路中央,面临巨大的风险。记者2月3日从市文旅局了解到,如今,为了让人们慢慢拍、好好拍,徐汇特意外延了人行道,并梳理出了500多平的空间,人们可以尽情合影留念。
2月3日下午,在2021建筑可阅读春季媒体发布会上,徐汇区文旅局相关负责人对重塑武康大楼720度的话题进行了分享。她表示,小红书搜索武康路、武康大楼,不下 2万篇和8000篇笔记,而且各种婚纱、个人写真的分享数量也仍在增长。然而,人们常见到的是,为了拍一张照片,大家只能站在马路上,既不安全又不从容。为此,徐汇文旅局研究了最佳拍摄地,并从交通影响率的角度,在人行空间作了一次突破。通过外延人行道3.6米,外加调整2个树穴,足足梳理出一个530多平米的对焦空间,丰富了城市的设计感,而街区布局对通行和驻足也都更加友好,可以让人们拍摄创作更加从容,漫步的心情铺垫更加充分。
值得一提的是,一改往常树杆插牌,此次还落地了360度的旅游指引信息,更让这个对焦空间多了看点、多了信息、更多了趣味。在解决了一部分硬件的同时,也加强了更立体更多维度的打造,引入了元龙书店、城市交集、老麦咖啡等新业态,为人们提供宜游宜赏宜消费的新空间。
除了武康大楼,当日下午,上海市文化和旅游局正式发布了上海《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包括数字体验“五个民”和服务体系“五个一”。同时还发布了《2021年“建筑可阅读”春季打卡推荐榜单》,共推出了红色记忆、传奇酒店、岁月余味、经典打卡、新晋网红、古风古韵等六大榜单,全面开启了我市“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的新时代。
据悉,“建筑可阅读”范围已拓展至全市16个区,开放建筑1037处,设置二维码2437处,开放广度不断推进,阅读深度不断丰富,服务力度不断加大,活化宽度不断拓展,基本实现了建筑的“可读”“可听”“可看”“可游”。“建筑可阅读”让越来越多的市民和游客体验到了上海这座城市的温度和美好。
2021年,上海市“建筑可阅读”工作将通过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云平台等数字化方式,从“扫码阅读”的1.0版、“建筑开放”的2.0版,进入到全新的“数字转型”3.0版。通过“建筑可阅读”的全新转型,着力在体验数字化和服务体系化上取得新成果,着力在市民满意度、社会参与度、跨界融合度上实现新突破,充分发挥“建筑可阅读”在打响“上海文化”品牌、创造高品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今年,将重点开展“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包括“五个民”的体验数字化和“五个一”的服务体系化。“五个民”活动将采用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方式,与各类数字新媒体合作,构建数字全媒体运作矩阵,广泛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吸引更多市民游客走进建筑,共享“人民城市”发展成果。“五个一”建设主要包括成立一个联盟,成员由“建筑可阅读”相关建筑类场馆、建筑业主代表、学术研究机构、新媒体平台、文创企业、旅行社等各类社会主体组成,建立业主自主管理模式和推进机制。
附打卡推荐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