闵行华漕“桥闸联动”将迎首次大考!虹桥机场“看海”问题有望根治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1-07-09 16:53

摘要: 随着地区社会经济的迅猛发展,虹桥交通枢纽建成,区域防汛排水形势更加严峻,对防汛安全及水环境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场强降雨,让虹桥机场成了坐飞机“看海”的“虹桥港”,崧泽高架桥下一度出现40公分深的积水……汛期期间的积水问题,一度给申城的交通保障带来了不少困扰。不过,这一情况随着闵行几处“桥闸联动”的投入使用,将得到有效改善。7月9日,记者实地采访后了解到,今年9月当北幅桥梁完工后,华漕港河道唯一未解决的短板将消除,虹桥枢纽排涝能力得以提升,虹桥机场“看海”问题有望根治。


解决“肠梗阻”后方能打通水系

上午时分,记者来到华漕港泵站时,附近的河道水位正常,约60米宽的河面不远处,一座功能性桥梁——北幅桥梁正在抓紧最后的施工作业。今年9月,它就将正式完工投入使用。届时,对于困扰了华漕地区许久的排水“肠梗阻”问题将得以解决。


(治理后的华漕港)


鲜有人知的是,如今看上去宽敞的河面,曾经的河流通行面积非常狭窄。作为地区洼地的华漕镇一直是汛期内较易积水地区,“现在在建的北幅桥梁下面,其实就是一个土堆,留给河水通行的空间只有两三米。”华漕镇副镇长喻文熙直言,如此局促的“通道”对防汛排涝造成了直接影响。


5a8fced986f7b0fdfc66e83fa44bd93.jpg

(华漕港治理前的模样)


“千万不要小看这区区的一座桥,如果不解决这个‘葫芦口’问题,就无法彻底打通周边水系,甚至还将直接影响到周边虹桥枢纽的正常排涝。”区水务局党委副书记王飞麟直言。


一场大雨让虹桥机场成了“海”


至今,华漕镇水务站站长金文还清楚地记得,2015年曾一度让虹桥机场变成“看海”的“虹桥港”的经历。2015年8月24日,第15号超强台风“天鹅”一下子“舞”入了东海东南部海域。虽未与申城“正面交锋”,但其外围环流和冷空气“联手”送来“疾风骤雨”将申城浇了个“透心凉”。9个雨量测站达200mm以上,最大雨量达244.5mm。


24日早晨短短几小时内,一场瓢泼大雨将上海“泡”成了“海上”。嘉定、闵行、青浦等多个区,成为本轮降雨的“重灾区”。“当时,崧泽高架桥下出现40公分深的积水,上海虹桥机场也因积水严重化身‘虹桥港’。”金文告诉记者,受此影响,虹桥机场停机坪出现了积水,部分积水处水深可没及成年人大腿,这一幕被不少等候登机的乘客目睹,纷纷调侃“今天能在虹桥机场等来一艘船了”。



这一情况立刻引起了市政府相关部门的高度重视。很快,加速排涝的举措开始实施。其中,作为虹桥枢纽地区重要除涝排水河道的华漕港、许浦港等开始建闸设泵站。据悉,华漕港、许浦港泵站的建设按照50年一遇的防洪标准,区域除涝标准为20年一遇,可应对24小时的雨量为202毫米,最大排水量为20立方米/秒。


半小时河道水位可下降1.5米


泵站建设只是其中之一,想要打通水系,还得让水流动起来。为此,相关部门还在河道上加大了治理力度。据喻文熙介绍,在对许浦港、华漕港的治理过程中,通过多方努力,将原最窄处10米左右宽的河道分别拓宽至40和60米。


2ff6ccd8f73a7a2fc61b4719a835f00.jpg

(河道治理)


“以华漕港为例,通过泵站和水闸调控,加上南、北幅桥梁的辅助力量,河道水位可在半小时内下降1.5米。”金文告诉记者,随着北幅桥梁9月正式完工,华漕港河道唯一未解决的短板将得以消除。



记者了解到,目前,闵行区共有78座水闸,其中,市管3座、区管38座、镇管37座。今年汛期内,华漕地区这些“桥闸联动”的启用将迎来首次大考。随着区域除涝能力的提升,包括虹桥机场南片区在内的虹桥枢纽排涝力量也将得以加强,曾经“去机场看海”的情况有望得以根治。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灿都”影响仍在继续!一夜风雨,...

爱心暑托班今起停课,教育培训机构...

金山已启动防汛防台Ⅲ级响应,城市...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