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学|即将迎来新学期,“双减”政策之下,上海家长开始调整心态和策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郭娜 发布时间:2021-08-23 14:58

摘要: “双减”之下,家长也要调整心态。

“双减”政策发布距今已经一个月,众多校外培训机构和线上培训业务纷纷做出调整。8月23日,劳动报记者在采访中发现,家长也在调整心态和策略迎接即将到来的这个有些不一样的新学期。


上课时间调整,家长们忙着调课退费


学而思秋季周末班已经停招,已经报的要调整到工作日;新东方的英语课也要调整到工作日;VIPKID境外口语课停止了……家长柳先生有些头大,“双减”政策公布以来,他密切关注各地发布的政策和各大机构的调整。


“我们家小朋友开学后上四年级,已经是学习压力相对比较大的时候了。”柳先生家的儿子就读于浦东区的一所民办小学。“学而思我们从大班开始上的,英语报了新东方的线下课,另外还有围棋和编程课,这些原来都是排在周末的。另外还有VIPKID的线上口语课。”


“我把学而思调到了周三晚上,周五的满了,没抢到。但上完课回到家也要九点多了,还有一些其他作业要做,睡得就太晚了。”“英语课还在纠结是调课还是退课,如果退了,只能我自己来给他辅导了。”柳先生说,尽管他和妻子对于这些调整有些焦虑,但是对“双减”的政策是理解和支持的。“大家都不补了,没那么多抢跑的,就跟着学校老师扎扎实实学,如果能回到我们读书的时候那样,我反而很期待。”


“在家长群和论坛上看到有培训班关门的消息,我就先选择了退课退费。”家长赵女士先后去四季和昂立退费,一些线上课程打算上完后不再续费。“我们在外边上的新概念班,老师说开学后也停课了。”赵女士感叹道,这次“双减”是动真格的,为了避免更多经济上的损失,她还是选择先退费,然后跟着学校整体安排进行调整。


不补课了,周末空了,孩子要好好“玩”


“我前几天看到一个视频,孩子向警察举报自己在上的培训班,虽然后来有澄清,但我也很触动。再给孩子报那么多不喜欢的课,他也许也要去举报了。”张女士调侃道。“这个政策刚出来时,我和孩子讨论之后周末的课可能都不能上了,我当时是忧心忡忡,孩子却高兴坏了,眼睛都亮了。他说妈妈我周末就有时间了对吗?我终于可以好好玩了,是吗?”


张女士说,她上二年级的儿子活泼好动,对思维训练、英语这些都不太感兴趣,只是不得不去上课。“他喜欢各种各样的昆虫。”“这个暑假我们刷了自博馆N次,去顾村公园、郊野公园、森林公园,陪他找虫子。”“就像小舍得电视剧里那个小男孩一样,看到虫子,看到他喜欢的东西,眼睛很专注,还会自己去上网查,和小伙伴讨论如何养好一只跳蛛。”


看到儿子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爱好,张女士也很高兴,也会和孩子一起讨论,亲子关系融洽了很多。“以后周末也会带他多出去探索大自然,玩他喜欢的东西,放飞孩子,也放过自己。”张女士笑着说。


“当然,孩子终究要面临中考和高考,有选拔就有压力。希望新学期,孩子在校内学好,在课堂上解决学习问题,这样课后也就没有去培训的需求了。”


家长的教育观念也在更新


“说到双减政策,我双手支持,再次坚定了我的教育理念。”李女士和先生都是博士,她家女儿新学期将成为一名公办小学的小一新生。“我们家在杨浦,整体环境比较‘鸡’。要保持对孩子教育的初心,需要很强大的心脏和定力。”


“我给孩子请了一位外教学口语,其他课没报过。”“我见过邻居家小孩,幼儿园学了太多,小学就开始厌学的。也见过小孩只懂得刷题,没有兴趣爱好,很茫然的。我不希望我的小孩以后这样。”


周末和假期,李女士和先生经常带孩子去远足,女儿喜欢看星星,她特意买了天文望远镜。为了体验劳动的辛苦和乐趣,她和孩子每天轮流做家务,“吸地、晒衣服,我们还一起用泡沫箱种了小青菜。”李女士说,“双减”政策如果能让家长们真正的想一想孩子的兴趣爱好,设计好家庭教育,调整好心态,让孩子好好玩,科学的学,就是最好的结果。


像李女士这样更加坚定自己教育理念的家长,记者在采访中遇到了好几位。尤其是家中小朋友正在学前阶段的家长,此次“双减”让他们在心态上得到了很大的转变。“总有过来人的经验告诉你,要提前学,不然跟不上。裹着尿不湿去上早教,上兴趣班,这样的鸡血氛围令人焦虑。”“现在国家在帮你减轻负担,帮你捋清楚对孩子的教育理念和方式,我觉得很及时。”一位家长说。


“家长要把关注孩子的成绩,转移到关注孩子全方面发展。”上海师范大学儿童发展与家庭研究中心执行主任蔡丹教授表示,对于“双减”,相信等到整个社会环境和学校环境都做出改变,当家长们看到孩子能够健康快乐地成长,家长的焦虑感受也会随之降低。


责任编辑:陈烺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教育部要求确保安全开学,结合疫情...

缓解家长焦虑,关爱学生,上海首个...

中国人自己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再...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