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以来整天抱着手机?危害有这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2-04-07 18:10

摘要: 珍惜这段和家人紧密在一起的日子,多聊天,多交流,要当最亲的战友,而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闭关在家,除了吃了睡、睡了吃,总得在家找些事干,于是手机成为了大多数人消磨时间的好选择。一天设8个闹钟抢菜,混迹于各种社区团购群买买买,再追追剧,吃吃瓜,虽说隔离了病毒,但会引来眼病,甚至影响家庭和谐。眼睛却可能会有些受伤。




从眼部疾病上来说,一直看手机容易引发这些问题:


近视:长时间使用手机可引发近视或加深近视。行为环境是影响近视发展的重要因素,显而易见,使用手机属于近距离用眼,长时间近距离用眼可加速近视发展。


干眼:长时间使用手机眨眼次数减少引发眼睛干涩。眨眼能使泪液均匀分布在角结膜上,湿润各组织,有重要的生理意义。人在聚精会神观察物体时会不自觉地瞪大眼睛,眨眼次数减少,导致泪液无法湿润角结膜,引发眼睛干涩。


从家庭关系上来说,一直捧着手机,对带娃、与家庭成员交流都有很大的阻碍:


对于年纪比较小的孩子来说,追求的是父母“高质量陪伴”。当一边看手机,一边带娃时,父母的敷衍和不回应,已经伤害了孩子的心,这也是孩子安全感建立的障碍之一,需求不能得到及时满足,她会对父母的爱产生怀疑,进而选择一个人玩。可以说,手机已经成为阻碍孩子和家长正常亲子活动的罪魁祸首。


对于上了学的孩子而言,看到父母玩手机,内心会产生不公平感。“凭什么你能玩,我不能玩?”这时候,光靠道理很难说服孩子,这就是言传身教出了问题。


面对其他的家庭成员,比如长辈、配偶,情况也是一样的。一直面对屏幕,与身边的人鲜少有交流绝不是正确的相处模式。尤其是,疫情当下,大家都生活在同一屋檐下,更需要密切的交流与关心来表达爱意。所以,别让手机成为了绊脚石。


从心理上来说,一直刷手机容易产生焦虑:


6:00、7:00、8:00、10:00、22:00、24:00……多少人设了各类平台抢菜的闹钟?不仅如此,由于封控,上海多个小区都开启了团购、群接龙,多少人疯狂接龙,却记不清自己到底买了什么,哪里买的,何时到货?虽然,买生活必需品的确是刚需,但细数自己买的这些东西,有哪些是真正需要的,有哪些只是跟风呢?现在的微信群越来越多,团购也越来越多,如果沉迷于各大团购,生怕自己错过了什么,那只会越来越焦虑。


其次,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各种小道消息、二手消息被传来传去,人们翻消息,忙着吃瓜,有时还要追连载,花费了大量的时间不说,有时投入了真情实感,但会被很快打脸、辟谣。回头想想,除了自己生一肚子气,除了徒增焦虑、伤感,浪费了时间以外,你有任何收获吗?显然没有。


因此,请有节制地看手机吧,别让生活处于“闭上眼睡觉——睁开眼玩手机”的循环中。记住这些小建议:


注意休息时间


避免用眼过度的好方法肯定离不开充足的休息,用手机30、40分钟后闭目养神、极目远眺都是不错的休息方式。


在家里找个适合远眺的地方


户外活动是控制近视、预防眼病的重要方法,但现在特殊时期,不宜出门,这时我们可以到家里的阳台上或者向阳的窗户边上进行“简配版”的户外活动,增加远眺时间,避免视线长时间落在较近的地方。


多留点时间给家人


珍惜这段和家人紧密在一起的日子,多聊天,多交流,要当最亲的战友,而不是最熟悉的陌生人。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那个电话里哭泣的北蔡居民区书记还...

上海昨日新增311例本土新冠肺炎...

视频|连花清瘟胶囊专列已抵沪,5...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