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5公里的距离,对于普通人来说,或许算不上什么。哪怕徒步也就40多分钟,咬咬牙就过去了。可对于一名突发眼疾的视障女孩来说,却像是一座不可跨越的大山,在当下疫情的特殊时期,凭一己之力根本无法翻越。
4月14日,视障女孩马寅青成功“翻”过了这座山,助她一臂之力的正是长宁公安的一名交警。虽然叫不出对方的名字,但及时得到就医检查的她在朋友圈发出了这样一句话:谢谢你,警察叔叔!
超级感谢这一圈帮忙的每个人
“早上眼睛痛发了求助圈,收到了好多人的关心和支招,后来有至今我还不知道是谁的好心人把我的求助发到了互助平台,一位热心的警察叔叔主动给我打了电话,帮我联系医院,开车接送我回来,超级感谢这一圈帮忙的每个人……”
4月14日14:17分,视障女孩马寅青在朋友圈发出了这么一段话,并配上了三张照片。照片里,一名身穿“大白”的警察,开着一辆警车,虽然只是背影,但却能清楚地看到他头上露出的些许白发。
此时,马寅青已经就医回到家中。事情还得从昨天发出的一则朋友圈说起。原来,因为眼睛突然疼痛难忍,小马前一天在朋友圈发布了一则消息,想问问朋友哪里可以就诊。“平时我是在互联网上做配音的,认识的朋友其实挺多的,没想到这则消息就被大家发到了互助平台上。”马寅青告诉记者。
而在另一端,来自长宁公安的一名交警发现了这条信息。原来,这名交警通过注册,报名成为了平台 的志愿者。虽然平时也要备勤,但有闲暇的时候他就化身成为了志愿者,投身到互助平台之中。
通过马寅青发布的照片,记者根据警车车号终于找到了这名交警。可在电话中,他却反复和记者表示:“不要写我的名字,我真的只是做了一点点的事情。”
这所谓的“一点点”其实一点也不少。鲜有人知的是,因为不少医院如今的眼科门诊都没有开放,通过各种渠道,这名交警终于联系上了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
为了能让小马顺利从小区出来就医,交警还提前将她的相关情况告知了医院,并进行了加急预约,确保能够用最快的速度开出就诊预约单。
中午12:16分,警车稳稳地停靠在了剑河路平溪路的一处居民区门口,马寅青在社区志愿者的陪同下一起坐上了车。这段路其实只有短短的3.5公里,但对于此时的小马来说,如果没有车子的运送,将会变得寸步难行。
终于,在顺利进入医院后,小马得到了眼科医生的仔细治疗,并配了药。13:02分,她又成功回到了警车上,返回家中。
而就在和记者讲述这些事情的时候,这位长宁交警又投身到了另外一次的志愿者服务之中。这一次,他将为另一名需要帮助的市民紧急配药。
挂断电话前,这名交警依然不忘和记者强调:“绵薄之力,不值一提。我想,我大概天生就是喜欢在路上跑的感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