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开刀小创伤,手腕上打个微小通道做手术!上海中山医院介入治疗引领全国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2-08-27 17:03

摘要: 本次大会邀请国内众多知名专家共同探讨目前介入治疗的热点和难点问题,展示我国最新的介入诊疗技术和研究成果。

手术、放化疗等疾病治疗手段已为世人熟知,如今,“介入放射”治疗覆盖各种良恶性疾病,尤其在实体肿瘤和大血管病变治疗中因其微创、疗效显著等特色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在国内发展迅猛。正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佘山院区举办的“2022上海介入论坛”上传出消息,最新的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治疗已在国内广泛开展,专家们在本届论坛上就手术的规范性展开深入讨论,将发布国内首个“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治疗专家共识”。


何谓介入治疗?是在不开刀暴露病灶的情况下,在血管、皮肤上做直径几毫米的微小通道进入体内,或经人体原有的管道,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对病灶进行精准、靶向的局部治疗。其优点是创伤小、精准、疗效好、恢复快。诸如出血疾病(咯血、呕血、便血)、动脉瘤、良恶性肿瘤、门脉高压、梗阻性黄疸、骨骼疾病、肺动脉栓塞和静脉血栓、妇科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症、盆腔静脉功能不全等疾病,都可进行介入治疗。


以经导管动脉化疗栓塞术(简称TACE)为例,这是在肝癌介入治疗领域广泛开展的技术。对于就诊时已失去外科手术机会的肝癌患者,TACE是全球公认的不可手术切除肝癌的主要治疗方式。


“肝癌的微创治疗,不仅是创伤小,更要精细治疗,同时尽可能提高患者舒适度。多年来,上海中山医院介入治疗团队一直致力于推广精细TACE,推动TACE治疗规范化,以延长患者生存期和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精细TACE要求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确定合理的治疗目标,术中精细操作,术后密切随访,做到全程管理。”中国抗癌协会肿瘤介入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介入治疗科主任颜志平表示。


医学是有温度的,为了给予患者更舒适的介入治疗体验,实现快速康复,中国的介入专家们“另辟蹊径”,不断推动桡动脉入路外周介入治疗。


以往TACE治疗都是从大腿根部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患者往往要在病床上躺一夜才能下床,颜志平主任团队在国内率先广泛开展经桡动脉入路TACE治疗并在全国范围内进行推广应用,即通过手腕区域的桡动脉穿刺引入导管,术后患者可以即刻下床活动,患者的舒适度大大提高,同时可以减少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风险,降低致命性急性肺动脉栓塞的发生,实现了介入治疗的快速康复。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山医院院长樊嘉表示,中山医院在国内率先开拓介入放射医学,建立了国内第一个独立的介入科病房。目前中山介入科已成为国家教育部、卫健委临床重点学科,上海市卫健委重点学科、上海市重中之重临床医学重点学科。2008年,颜志平主任在国内外介入领域首先提出了“血管内近程放射治疗门脉癌栓”的理念,获国家专利三项。碘-125粒子条联合门静脉支架腔内治疗门静脉癌栓取得显著疗效,合并门脉主干癌栓患者的生存期从2.7-4.0个月延长至11.7个月,使我国门静脉癌栓治疗有了突破性的进展,跃居世界先进水平。




通讯员:冯颖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葛均波院士团队完成世界首例“聚合...

得了肿瘤,却死于心脏病!院士:某...

打造全疾病周期综合管理模式,20...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