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大饼、油条、粢饭团、豆浆,这些老上海再熟悉不过的早餐“四大金刚”,9月29日热腾腾地出现在位于长乐路766号的“静安寺街道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点”。不少社区老人一早赶来“切早饭”,回味“弄堂咪道”。
静安寺街道地处市中心城区,60岁以上老年人口约1.5万余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44%,且高龄老人众多。“吃好一餐饭”一直以来都是街道为老服务工作的重中之重。2006年,街道在全市率先探索推出社区为老助餐服务。16年来,为社区老人提供一日三餐服务全年无休,每日提供助老餐近1000余客。
随着城市的高速发展,原来活跃在街头的早餐摊头已难觅踪影,而辖区内早餐门店的西式口味、线上点单等方式也消失了上海特色风味。同时,受制于场地等因素,街道助老早餐原来一直通过预定包子、馒头和速冻馄饨的方式提供,也难以满足社区老人对助餐精细化、品质化要求的需求。今年,静安寺街道将“乐龄早餐”工程作为为老助餐服务的重要内容,纳入“民心工程”重点推进。
于是,每日早上六点半至八点半,静安寺街道“乐龄早餐”在乐龄家园站点准时上线,推出包括“四大金刚”在内的多种套餐组合,让老人喜欢的传统早餐重回餐桌。
同时,从健康营养角度出发,站点推出特色控糖减盐套餐,通过搭配粗粮、优质蛋白、新鲜果蔬等,满足糖尿病、高血压、冠心病等特殊老年群体的需求。对于有送餐需求的老人,“乐龄早餐”依托街道七个乐龄家园服务站点,形成“10分钟助餐服务圈”,提供上门送餐服务,满足社区老人多样选择。
静安寺街道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几天站点还在试运营阶段,从10月8日起将正式营业,社区老人可以通过电话和网络进行预约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