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0月18日是“世界更年期关怀日”。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我国女性的人均预期寿命为80.88岁。另一项调查显示,我国女性的平均绝经年龄为49.5岁。也就是说,女性一生中有1/3以上的时间处于绝经后阶段。作为女性全生命周期中承上启下的阶段,更年期是压力大、时间长、疾病风险高的特殊时期。如何尽早发现“我更了”?如何健康顺利地度过这一阶段?
如何发现“我更了”?
如何知道“我(进入)更(年期)了”?中福会国际和平妇幼保健院中西医结合更年期保健专科金富锐主任医师介绍,女性在40岁以后会出现卵巢功能下降,引发月经紊乱等一系列低雌激素表现,这就是更年期的开始。在绝经前后,约80-90%的妇女会出现轻重不等的潮热、心悸、失眠、胸闷等更年期综合征的表现,这也是很多妇女谈“更”色变的主要原因。
潮热和出汗是更年期两个具有标志性的典型症状。不过,更年期到来时还会出现一些隐藏症状,它们往往是更年期的敲门砖。金富锐介绍,睡眠障碍是更年期女性最早出现的一类问题,包括入睡困难、早醒、多梦、中间易醒等,会造成低效睡眠,影响第二天的工作和生活状态。伴随睡眠障碍,女性的情绪也会慢慢发生改变,这种情绪改变最先会表现为沮丧、无力和低兴趣状态。在出现这些隐藏症状时,可能就意味着更年期的到来。
金富锐介绍,西医在全世界公认的循证医学研究下取得了重大的进展——通过雌激素补充来缓解更年期女性的近期、中期和远期不适和并发症,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手段。中医则在更年期女性的全身管理、症状缓解,以及西医配合治疗上起到了卓越作用。因此,通过中西医结合管理更年期,对女性来说是最有利的。
听说要补充雌激素吓一跳?
随着雌激素分泌的减少,女性会出现月经改变,主要表现为月经周期提前。伴随月经周期的提前,慢慢会出现经期延长或非经期出血。金富锐强调,月经改变是因卵巢功能下降引起月经变化的特征,若处理不及时,子宫内膜在该阶段容易发生病变,甚至会发展为子宫内膜癌。
中华预防医学会发布的《更年期健康管理核心信息专家共识》指出,在更年期补充雌激素,不仅能缓解不适症状,更是健康维护策略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但是一谈到激素,不少人往往会产生抵触情绪。这主要是由两个误区所造成的,一是雌激素补充过多会诱发一些疾病;二是雌激素补充会令身形发胖。
金富锐解释,更年期补充雌激素的前提是女性体内的雌激素水平过低,通过补充能够将激素水平维持在正常水平,而非更高水平。另外,会令人发胖的是糖皮质激素,而非雌激素。事实上,通过补充雌激素,情志不畅、睡眠不良等症状最快可在一周内好转,反复尿路感染、生殖道萎缩也能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最关键的是,雌激素补充可以帮助女性预防心血管疾病和骨质疏松。
金富锐强调,更年期女性补充雌激素必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在治疗前,医生需要对患者进行全身评估,包括乳腺、妇科、内科、血脂等,在没有雌激素禁忌证后,才可以使用雌激素治疗。
中医药治疗可弥补西医不足
在更年期管理中,中医与西医可取长补短。金富锐介绍,对于尚未出现明显更年期症状,或更年期症状不严重的女性,可以通过中医药治疗来延缓卵巢功能下降。此外,对于月经紊乱、有乳腺癌疾病等有雌激素补充治疗禁忌证的女性,在出现潮热、出汗、失眠等更年期症状时,中医药治疗可以有效缓解不适。
“中医大多是对症治疗,但很难找到一个中药方剂或中医方法,将失眠、焦虑、阴道干涩、尿路感染、骨密度下降、血脂代谢等更年期一揽子问题全部解决。因此,中医无法完全替代雌激素补充治疗。”金富锐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