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根据上海优化调整疫情防控的相关措施,12月5日零时起,上海乘坐轨道交通、地面公交等公共交通工具,以及全市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将不再查验核酸检测阴性证明。
这一调整措施落实情况如何?12月5日早高峰时段,笔者到地铁站、公交车、公园去看了看。
12月5日上午8点,笔者进入2号线娄山关路地铁站,广播中正在播报“为进一步加强疫情防控,乘客们进入车站前,扫描本站场所码,绿码方可进站乘车”的提示音。安检入口处,原先安检员在监督箱包过检的同时会查验乘客核酸情况,现在只看乘客是否“绿码”,并不时提醒“请出示场所码”。在笔者观察的上百名进站乘客中,大多乘客延续着之前“进站亮码”的习惯,走入安检入口前便已通过随申办、Metro大都会等平台将绿码准备好,偶有未出示绿码的乘客,会在安检员提醒下出示。
笔者随后走访3、4、10、15号线的沿线地铁站,发现乘客无论是购买地铁卡还是扫码乘车,均已不再需要出示核酸。
轨道交通如此,地面公交如何呢?笔者先后乘坐了944路、947路公交车,扫描乘车码和场所码后顺利落座,其他使用公交卡的乘客也未被要求出示核酸,仅被司机提醒规范扫描场所码。
此后,笔者来到位于普陀区的长风公园,走入安检通道后,笔者扫描场所码、出示绿码后便顺利入园。安检员告诉笔者,现在他们只需要保证“红码”、“黄码”不入园即可,不再需要查验核酸。不过,公园门口处2022年10月26日发布的游园须知指示牌还未撤离,上面写明“入园须提供72小时核酸阴性证明”,经笔者询问后,工作人员表示新的指示牌还未制作完成,其会尽快通过打印替换等方式将最新入园条件清晰呈现出来。
从即日起,市民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或进入公园景区等室外公共场所,将不再需要担心核酸“过期”。在保障疫情防控的基础上,市内出行更加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