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几天,北京成都等多地出现发热门诊爆棚现象,某地看发热门诊需要排队6小时。对此,不少上海人深表担心:接下来上海会不会也这样?如果发热了,网上买不到药,单纯在家隔离还是不放心,有没有别的办法?
劳动报记者咨询了沪上各大医疗机构后发现,除了一发热直奔发热门诊,其实还有两个办法也能缓解大家的焦虑。
第一个办法:联系社区家庭医生
此轮奥密克戎病毒传播中,风险最大的人群主要是高龄老人和有基础疾病的人群。据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上海市家庭医生已签约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355万,占全市65岁以上老年人近九成。家庭医生可以为签约的社区居民提供常见病、多发病初级诊疗、长处方配药、优先转诊、家庭病床、康复护理、健康管理等健康服务。记者了解到,上海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向签约居民提供便捷的联系渠道,如医护团队手机号、医护人员微信或者微信群。
因此,我们建议大家不要忘记了身边的医生,充分利用好“家门口”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当身体不适、发热、咽痛时,及时与家庭医生团队联系,咨询用药方式和配药。
事实上,上海各大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经全面行动了起来。如闵行区近日就向辖区居民发出公告,承诺居民有任何身体不适时,可以拨打家庭医生电话或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4小时咨询热线,并且通过“今日闵行”官方微信公众号公布了电话。同时,闵行区还承诺向社区签约居民提供送药上门的服务,居民如需开具常用药物,可以至居(村)委登记需求并提供医保卡,由社区志愿者代替居民到家庭医生这里配药,慢性病一次可以配2-3个月的药量。
第二个办法:在互联网医院挂“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号
这两天,某地一位女士的遭遇在朋友圈引发热议。据了解,这位女士因发热前往当地一家三甲医院发热门诊排队数小时,结果医生只给她开了连花清瘟和止痛药。
且不说为了看一次发热门诊要排那么长时间的队,是否会增加交叉感染风险、对个人身体是否是雪上加霜,单从看病后配到的药来看,其实和自己在家服药区别也不大。但是,有不少市民向记者表示,“就算这样,去过医院问过医生才能放心啊,自己在家吃药,我怎么知道是不是吃对药了呢?”遇到这种情况,我们建议大家充分利用好互联网医院的资源。
目前,上海所有的三级医院都开设了互联网医院,市民关注医院微信公众号,即可点击进入互联网医院。为了满足市民对发热咽痛的看病需求,目前,不少医院已在互联网医院开设了“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
例如,仁济医院开设线上病毒性感冒专病门诊(发热门诊),有发热、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且没有基础疾病或者基础疾病稳定、全程接种新冠疫苗且年龄低于80岁的市民可以在线就诊。专病门诊将会视病情开具药品,并通过第三方平台送药到家。据悉,仅刚刚过去的周末,互联网医院已接诊近两千名患者,人数较此前有明显增加。
又如第十人民医院的线上门诊,还开设了夜门诊,周一至周日上午8点-晚上22点均可接诊,诊疗科目覆盖医院所有临床科室。患者还可以享受“一老一小”代配药、跨院复诊、大病医保复诊、快捷续方开药等各种服务。
最后,我们还是要提醒大家:如果体温持续高于38.5℃或心率持续增快(超过100次/分钟)超过3天;持续不能饮食或者腹泻超过2天;发热伴有明显呼吸困难、胸痛;儿童出现嗜睡、拒食、腹泻或者呕吐;孕妇出现头痛、头晕、心慌、憋气、腹痛或者胎动异常的,请立即前往医院就诊。
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这段时间,不过度恐慌,也不过于轻视,即使感染了也能以最小的代价扛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