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别7位生态葬践行者,上海举行集体公益生态葬礼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王嘉露 发布时间:2022-12-13 16:03

摘要: 这一公益行为已坚持开展二十余年。

12月13日,赶在冬至前夕,上海福寿园举办“千元身后事”集体生态安葬仪式。除了一位已故孤老,还有6位普通上海市民也选择“不占寸土”的生态葬式回归自然生态,与绿树、鲜花常伴。


上海福寿园集体生态葬仪式分为灵盒置换、集体哀思、统一安葬、祈福祭拜四个部分,由专业礼仪人员全程服务、引导,现场庄严而温暖。


安葬仪式现场以红白色系为主色调进行布景,令现场暖意融融,拱形花柱、鲜花路引、温暖烛光、花瓣培土、丝巾御寒……仪式上的各种小细节饱含着对逝者的美好祝愿以及对生命的感恩祝福。


“虽然不保留骨灰,但通过现代文明的礼葬方式,每一位逝者都能体体面面地走完最后一程。”上海福寿园总经理助理孙毅介绍,集体生态安葬是上海福寿园在冬至期间一直坚持的公益安葬项目,逝者骨灰采用可降解深埋的树葬方式,与大地融为一体,让逝者真正地回归自然。


上海福寿园于2008年12月建成暖冬园,为上海已故孤寡老人及特困特需家庭成员提供公益安葬,这一公益行为已坚持开展二十余年。


今年9月福寿园首届公益节上,上海福寿园宣布将暖冬园公益项目再次升级,公益服务内容从墓园安葬扩大到殡仪+安葬全流程,受益人群也进一步扩及全市范围所有普通市民。以绿色环保、生态节地为特点,选择“千元身后事”这项公益服务后,上海福寿园提供从殡仪事宜协助、遗体告别、集体送行及安葬、节地葬补贴协助申领等全部服务,不仅解决了逝者家属不懂丧葬礼仪困扰,独自承办葬礼的辛劳,同时也大大减轻了市民的殡葬费用负担。


“上海福寿园不断探索和开发新的节地葬式,推出的花坛葬、树葬、景观壁葬、晶石葬等日渐成为市民的普遍选择。我们提倡墓碑瘦身、纪念扩容、精神长存的殡葬理念也越来越为大众所接受。”孙毅表示,接下来,上海福寿园还将持续加大节地生态安葬设施建设和投入力度,广泛传播新时代绿色文明殡葬理念,提高节地生态安葬的认可度,为殡葬行业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做出不懈努力。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上海推出“千元身后事”公益项目,...

消毒水成了“及时雨”,一支来自福...

恶臭垃圾房惊现上海文艺地标打浦桥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