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群平均年龄67岁的上海老爷叔,用舞步“跳”出了自信和幸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2-12-29 15:10

摘要: 庆生当天的舞台上,社区的孩子们与老爷叔们PK起了舞蹈,那一刻,展现的都是少年对生活追求和热爱的初心。


今年是徐汇区漕河泾街道老年男子舞蹈队成立的12周年,近日,这群最大年龄83岁、最小年龄65岁的上海老爷叔们,相约在舞台上用舞蹈为自己庆生,还吸引到了著名配音表演艺术家丁建华和和原上海歌舞团团长陈飞华的点赞捧场。


舞台上,这些平日里包揽“买汏烧”、接送孙辈的上海老爷叔,手持抹布和拖把,再现了首次登台表演的作品《洗刷刷》。12年的时光,让这支平均年龄67岁的街道老年男子舞蹈队,经历了从舞蹈小白到用舞步跳出小康生活的成长和蜕变。



说起舞蹈队的从无到有,漕河泾街道发展办主任郁海波深有感触,“当初我们的想法是让老爷叔们能走出家门,融入社区活动。”当年还是负责社区妇联工作的郁海波告诉记者,“那一年恰逢2010年上海世博会召开,也是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成立100周年,于是街道的那场庆祝大会成就了老爷叔们的首次亮相。


事实上,初入“舞林”的老爷叔们舞蹈功底为零,接受能力也不及女学员,社区请来专业舞蹈老师特意为男子舞蹈队“喂小灶”。


教舞的时候,老师把每个舞蹈动作拆解细分,变成一个个慢动作后再拼装组合起来。比如,在舞台上走一步,要分解成“脚抬起来,伸出去,踩下去”三个动作。渐渐地,这一个个原先只能在舞台上蹬蹬腿、挥挥手、弯弯腰、画画圈的舞蹈小白,在学习和磨合中成长为了“舞林新秀”和“舞林好汉”。


《快乐的吐鲁番大叔》,老爷叔们穿上新疆民族服装,手执皮鼓,耸着肩膀出场,用幽默的表现形式来展现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老街记忆》,老爷叔们穿上长衫,搬上板凳坐在小巷里,回忆百年漕河泾旧时的风光……



几乎每年,舞蹈队都会排演一两支主题舞蹈。一曲《洗刷刷》曾获区群文舞蹈大赛二等奖;《摇滚来了》拿下了2020市民文化节市民舞蹈创作大赛的优秀节目奖,还“跳”上了学习强国;《蒙古汉子》甚至还走上了上海大剧院的舞台……


与专业舞者长期打交道的陈飞华也对舞蹈队的魅力赞口不绝,老爷叔们的舞蹈让他看到的不仅是社区老年人的精气神,街道对群文活动的大力支持,更是看到了社区百姓正用舞步跳出自己的小康生活。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国际志愿者日,上海这个街道给“彩...

签约率100%,漕溪一村3幢非成...

最熟悉的陌生风景,摄影爱好者用镜...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