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年第一天,随着“阳康”的市民越来越多回归工作岗位,本来略显冷清的上海地铁“闹猛”了许多。同样,今天早高峰,公交方面的客流也较上周有明显回升,城市生活正在有序恢复中。
地铁站内“闹猛”了许多
1月3日早晨7点30分,记者在1号线共富新村站上车,车厢内已是座无虚席,等车辆到达汶水路站时,车内已经略显拥挤,客流比上周明显增加了不少。
记者在人民广场站下车时,虽然站台上没有出现往日“大排长龙”的景象,但仍有不少乘客正有序排队等待列车进站。早高峰时期,列车进站时间平均在1分半钟左右,即便如此,不到半分钟的时间,站台上就排起了等候乘车的队伍。
在站内换乘大厅和通道,乘客们步履匆忙。人民广场站共有3条地铁线路汇聚,分别是1号线、2号线和8号线,是平日里的“换乘大站”。早高峰时刻,虽然没有往日的摩肩接踵,但也明显热闹了许多,大家都井然有序地在电梯口排队,等待换乘。
随后,记者又来到静安寺站,7号线的车厢内一如往常拥挤,站内换乘的通道内,聚满了换乘2号线的乘客。早高峰时间,进站乘客数量也有所增多,在地铁工作人员的引导下,大家有序排队安检进站。
在10号线换乘11号线的交通大学站,潮汐客流也接踵而至,人气也恢复了不少。
根据 “地铁早高峰”播报,1月3日早晨,地铁全网络客流达到33.2万人次,是2022年12月27日的两倍,其中进站26.8万人次,换乘6.4万人次,预计当天总客流将达到596.4万人次。
记者注意到,地铁客流人数止跌回暖,早在前一周就呈现出上升趋势。去年12月26日至12月30日的工作日,12月26日地铁客流为343.7万人次;12月27日为362.9万人次;12月28日为395.1万人次;12月29日为431.1万人次;12月30日达到479.6万人次。
公交客流也在逐步回暖
同样,客流逐步回暖的趋势,也在上海公交车厢内有所呈现。
“虽然客流还没恢复到正常水平,但增加的趋势很明显,早高峰基本座位都坐满了。友情提醒乘客,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健康,乘坐公共交通时一定规范戴好口罩。”巴士五公司相关人士表示,从65路双向终点站乘车情况看,客流相较前两周有了明显回升,尤其是早高峰时段,上班族客流回升约50%。
记者从巴士二公司获悉,新年首个工作日早高峰,公司投放营运车辆859辆,发送班次1319个,和上周相比增加约七成运能。由于近期前往医院就诊患者有所增加,沿途经过华山医院、中山医院、五官科医院等的49路,当天早高峰客流增加近20%。“我们将持续跟踪客流变化情况,适时调整线路运能,切实保障市民正常出行。”49路车队业务负责人高斌说。
据悉,今天早高峰,连接徐家汇和老闵行地区的徐闵线车厢满载率也恢复至六成。为满足市民出行需求,该线路当天增加了2辆配车,全天增加投放班次12个,高峰营运班次间隔保持在10至15分钟。
(杨贝妮为本文共同作者,制图:颜筱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