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肿瘤专家首次揭露HPV相关口咽癌免疫微环境独特T细胞亚群

来源:劳动观察 发布时间:2023-02-02 16:36

摘要: 该研究为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以及未来抗肿瘤免疫的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近日,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射治疗中心头颈专科陆雪官教授领衔其团队,历经近4年探索并完成了一项人乳头瘤病毒(HPV)相关口咽癌免疫微环境特征的转化研究。


通过采用单细胞RNA测序技术,研究首次揭示了HPV相关口咽癌内存在一类兼具激活与耗竭表型的CD161+细胞毒性T淋巴细胞(CTL)亚群,其产生与HPV感染密切相关,并在临床样本中证明,CD161+CTL较CD161-CTL具有更强的免疫应答功能,其T细胞功能耗竭可通过免疫检查点阻断而得到有效逆转,且肿瘤内CD161+CTL浸润程度与治疗反应和生存率正相关。该研究为HPV相关口咽癌治疗敏感性的预测,以及未来抗肿瘤免疫的靶点选择提供了新的方向。


该研究成果在线发表于AACR旗下期刊《Cancer Immunology Research》,影响因子12.02分。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魏也博士、许婷婷副主任医师、李冲助理研究员和周鑫副主任医师为共同第一作者,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放疗中心头颈专科陆雪官教授、复旦大学肿瘤研究所苏锋涛副教授和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头颈外科嵇庆海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HPV相关口咽癌是具有独特临床和生物学特性的一类头颈部肿瘤,近年来在口咽癌中占比迅猛增长,也受到国际肿瘤学界的广泛关注。陆雪官教授表示,以往国内对HPV相关口咽癌的认识较为不足,其发病率也被严重低估。而根据其团队对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患者数据的统计, HPV阳性患者在所有口咽癌中占比近60%,与欧美国家几乎持平。HPV相关口咽癌发病的发病率的增加以及低龄化趋势长对更多患者造成了健康威胁,也对临床诊疗提出了更多挑战。


值得庆幸的是,只要治疗得当,HPV相关口咽癌的整体预后要显著优于其他HPV阴性患者。近年来,放疗、化疗和免疫治疗的综合运用给更多患者争取了非手术治疗的机会,一些敏感患者甚至有机会在标准治疗强度的基础上作一定减法,在保留优越疗效的同时显著减轻毒副反应、提高生活质量。


越来越多研究显示,无论是传统的放疗、化疗,还是新兴的肿瘤免疫治疗,其疗效都与肿瘤免疫微环境密不可分。而在HPV相关口咽癌中,病毒源性癌抗原的存在使其肿瘤微环境的免疫表型别具特色,在调动众多固有免疫及适应性免疫相关细胞及效应分子的同时,也诱导了大量免疫抑制成分,如高浸润密度的Tregs、高水平表达的免疫耗竭分子等,这一既活化又抑制的现象与预后密切相关。


陆雪官教授团队表示,CD161+CTL的细胞毒作用可通过阻断免疫检查点而显著强化,发挥强大的抗肿瘤作用。




通讯员:周鑫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达芬奇机器人也能做口咽癌手术了!...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