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灾亡人事故逾七成受害者为70岁以上老人!消防推出“上门10项服务”守护安全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3-02-16 15:13

摘要: 入冬以来,因天气寒冷等多重因素导致居民用火用电增多,全市“小火亡人”呈高发态势。


入冬以来,因天气寒冷等多重因素导致居民用火用电增多,全市“小火亡人”呈高发态势,主要受害者中,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占比78%,引人关注。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为了能够更好地守护这些独居老人,将着力推进“上门10项便民服务”,同时,将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全面排摸,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无线联网烟感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占比78%


不久前,长宁区安化路某居民楼内发生了一起火情。一名老太在家不慎跌倒,而炉上的锅具烧糊后已经冒出浓烟。由于老人家的房门被锁,邻居发现情况后也无法进入施救。情况紧急之下,在接到报警求助电话并征得家属同意后,长宁消防利用破拆工具对防盗门进行破拆,迅速入户救援。很快,老人就被抬至室外空旷处,并协助送医。


(长宁消防准备进入火场救援)


去年入冬以来,诸如此类的小火情时有发生。相比这位幸运的老人,有不少独居老人因为未能及时被发现而命丧火海。


记者从消防部门了解到,入冬以来,因天气寒冷等多重因素导致居民用火用电增多,全市“小火亡人”呈高发态势。据统计,2022年11月7日至2023年2月6日,全市3个月共发生居民住宅火灾2022起。在火灾造成的亡人案件中,70岁以上老年人群体占比78%,是火灾的主要受害者。


从起火原因看,入冬天气寒冷,用电、用气取暖增加,电气故障和用火不慎是火灾的主要原因。


据消防救援人员表示,因为遇事行动不便、反应相对较慢,加之防火安全意识相对薄弱、自救避险能力不足,老年人群体尤其是独居老人,极易因不安全用火用电行为引发火灾,比如卧床吸烟等。


试点推进“上门10项便民服务”


近期,上海召开了加强用电用火安全工作会议,本市将对60岁以上老年人开展一次全面排摸,并推动为独居老人家庭安装无线联网烟感报警器等技防设施,全力筑牢城市安全防线。


以闵行区七宝镇为例,年内将为全镇1200多户涉老家庭加装无线火灾报警器、智能电表、燃气报警、一键报警系统等等,做到全覆盖。截至今年1月底,七宝镇已完成高龄老人排摸工作,接下来将尽快启动安装等工作。


(消防志愿者在教老人如何使用逃生面具)


此外,闵行消防部门还将在全市率先为独居老人家庭推出“上门10项便民服务”,逐步探索建立符合本区实际的消防安全工作机制。


“上门10项便民服务”主要包括:确认燃气管道是否老化或开裂需要更换;确认电气线路以及插座是否老化裸露需要更新;确认室内是否存放大量易燃可燃杂物或垃圾;确认老人是否存在卧床吸烟等不安全行为习惯;确认室内是否有单点式火灾报警器或一次性呼吸逃生面具等消防器材;确认室内是否设有佛龛或香炉等物品;确认老人是否使用电取暖器等大功率电器;确认室内是否存在停放电动自行车或为电瓶充电的危险行为;确认老人是否有点蚊香、熏香等用火习惯;确认老人是否具备基本消防安全意识和自救能力。



责任编辑:叶赟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消防站里来了特殊“访客”,小手牵...

教你火场如何“防得住”!消防“威...

电动自行车带来的城市困扰如何破解...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