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城市社区会客厅”该是什么模样?城市更新只能是高楼大厦吗?2月18日,一场特别的城市家具设计大赛在闵行区落下帷幕。未来,一批靓丽、科技和时尚的城市家具,将从设计师手中的“蓝图”逐步转化为市民身边的“街景”,落地社区、造福百姓,为城市公共空间带来更多的时尚风和烟火气。
秉承着“人人设计,点亮生活”的理念,设计师们的设计起点就是老百姓所思所想所盼。关注市民身边的需要,把人、作品和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联系得更加紧密,才能让城市家具更具亲和力。
《连·动古美》作者马宇虹别开生面地以3位虚构人物的视角讲述了城市家具设立后的美好蓝图:这里有对鸟类、昆虫、宠物友好的环境设施,9岁的科学博主“江晓天”来到古美公园观察、探索大自然;65岁的退休老干部“刘国伟”每天早晚和老伴带宠物狗遛弯,和朋友一起健身锻炼、散步闲聊;32岁的全职妈妈“曾芸”爱好运动,健身运动中亲近自然,喜欢来这里和其他宝妈们遛娃……
城市管理者把城市家具创意设计与群众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通过一个转角的点睛之笔、一个实用的细微设计,让群众真真正正地有体验感、获得感和幸福感,让城市更有温度,让社区市民慢慢形成家园共同体的意识。
(参赛作品展示)
作为本次城市家具创意设计大赛形成的丰硕成果,相关获奖作品将陆续落地,实现古美公园及周边地区、合川路、平南路、万源路和龙茗路等区域和道路的城市家具更新,为进一步提升区域城市空间品质赋能。
未来,大赛设计场景——“一环一路”(平南路、合川路、顾戴路和莲花路绿道组成的环路以及万源路)和“一园四角”(古美公园及其周边四个角)将成为古美乃至闵行的地标,凭借有颜值、有创意、有内涵、有温度的城市家具,焕发出新的活力和光彩,作为城市里独具一格的人文风景线,吸引更多人才汇聚古美。
作品落地后,如何能服务更多受众,被更多人喜爱?市民在作品巡展时的点评解答了这个问题:希望实用功能要多一些,比如休息长廊要有遮阳防晒功能,有镂空部分的凉亭设计最好能装玻璃,避免下雨被雨淋,美观的同时更要兼顾实用性。
(作品“沿途小确幸”效果图)
其中,《芝兰玉树,韵律古美》基于“玉兰花”为主题元素,多次运用了曲线和弧线为车站、路灯、站牌和座椅等城市家具给人以芝兰玉树之感,风度翩翩之姿,带来诗情画意。《双飞驿》作品很好地诠释了美观又不失功能性,“偏偏”“梦蝶”2个艺术装置一动一静,还有太阳能背板的设计理念促进低碳环保节能。作者辛长昊表示,“双飞驿”源自他特别喜欢这样一句诗:“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这座驿站小品的设计,既实用又充满艺术张力,很符合社区主要人群的审美特点。
相较于公共空间品质提升带来的体验感,市民身边的小变化则能让人感到近在咫尺的“小确幸”,累积成幸福满满的“获得感”。以社区大门、垃圾箱房、小区健身角、街心公园和转角花园为画布,古美将打造“环古美设计圈”,推动周边高校院系、优秀设计公司与社区结对共建机制,为社区聘请社区规划师和设计师,共同创建“设计小区”,让更多城市家具来到市民楼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