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项业务不出小区就能办理!静安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李美慧 发布时间:2023-03-28 19:37

摘要: 静安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静邻帮办”个人政务服务现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


“现在办理业务真是太方便了,我出家门拐个弯,5分钟就走到了,2分钟就办好了!”刚在大宁路街道慧芝湖居委会查询完医保账户余额的平阿姨感慨道。


笔者3月28日从静安区获知,去年年底,静安区在全市率先试点个人政务远程虚拟窗口服务模式,如今,“静邻帮办”个人政务服务已覆盖全区14个街镇的246个居委会。更换就医记录册、申请长护险、查询医保账户……132项业务都能在居委会通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受理系统3.0”远程办理,“15分钟政务服务圈”进一步完善。


上班族“吃个午饭的时间就把事情办了”


张先生是太古汇办公楼的一名白领,近日一直在为父亲即将用完的就医记录册发愁——受理中心太远了,他每天上班很忙,抽不出时间帮父亲换新本子。


一日午餐时,张先生得知现在到居委会就能办事。于是第二天中午,张先生拿着父亲的身份证来到新成居委,与受理中心工作人员视频交流、远程完成材料采集后,5分钟便拿到了一本新的就医记录册。


“这对我们上班族来说真的太方便了,吃个午饭的时间就能把事情办了!”张先生感慨。


像张先生这样受益于“静邻帮办”的职工还有很多,家住宝山路街道的周先生前段时间也在为房屋过户问题头疼。公证需要提供婚姻档案及自己的独生子女档案,但由于工作繁忙,他无法请假去办理。近日周先生看见居委宣传栏中“静邻帮办”指南后,到居委10分钟就调取到了需要的档案。


老年人办理业务不用出小区了


除了为职工提供便利,“静邻帮办”更为老年人带来温暖,许多腿脚不便的老年人不出小区就能办理多项业务。


“我住的地方离受理中心较远,单程走路要20分钟,现在我年纪上去了,腿脚也不好,稍微走一走就气喘,办一项业务前前后后要花一两个小时。”家住临汾路街道的居民张民励说道。而如今张民励到居委会办业务,只需花费不到5分钟。


静安寺街道的居委工作者小周告诉笔者,其所在的社区住着许多高龄、行动不便的老年人,方便、迅捷、安全的“静邻帮办”,极大节约了居委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办理个人政务的时间和精力。


部分窗口优先受理居委会的远程办事


笔者了解到,目前静安区街镇受理中心的一部分窗口将在办理综合业务时,优先受理居委会的远程办事,今后也将根据远程办事的实际业务量调整远程办事的窗口数量。


为了更好地实现让数据多跑路、居民少跑腿,大宁路街道已在24个居委会及部分商业园区配备智能双屏一体机,截至目前已完成“静邻帮办”业务376件;宝山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度身定制了培训方案和高频事项清单(30项),并制作了“静邻帮办操作指南(居民区版)”,力争“让每个人都成为帮办员”;南京西路街道每周派2名工作人员分批分段赴各网格点居民区,做好企业、群众的首问接待、远程取号、协助办理等工作;临汾路街道提炼编写了集公安、民政、人社、医保等11个条线192个事项的办事小贴士,输送给街道AI对话机器人“临小助”,更高效地给予居民政策解释与咨询……


居民在大宁路街道慧芝湖居委会远程办理业务现场。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像


“静邻帮办”打通了政务服务的“最后一公里”,提升了居民的办事体验,实现了家门口的“一网通办”服务体系。静安区表示,未来将继续探索便民措施,不断提升居民办事便捷性和满意度。


头图为居民在大宁路街道慧芝湖居委会通过“静邻帮办”办理业务。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视觉编辑: 李美慧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学习说话、模拟做饭……静安社区宝...

新增养老床位475张、加装电梯5...

静安确定旧改新目标,力争在全市中...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