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上海新一轮交通白皮书提出“构建连续相对独立的非机动车网络、提升网络密度和通达性”,如何提升慢行交通品质?4月26日,上海市道路运输管理局局长刘斌透露,上海计划发布《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工作的实施意见》和《关于加快推进本市慢行交通品质提升的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建立慢行交通工作机制,着力推进慢行交通发展。
刘斌表示,在建设慢行交通方面,骑行断点打通是重中之重,接下来,市道运局将着重在网络断点打通和禁非道路恢复两方面加大力度,通过多种方式,逐步解决骑行这一痛点。
网络断点打通方面,将增强跨高快速路、铁路、航道、水系和其它构筑物的慢行联系,探索推进跨黄浦江、苏州河慢行通道的规划建设。
据悉,市道运局正研究推进昆阳路慢行越江设施优化以及白玉路桥、泾阳路桥、百合桥等跨苏州河慢行桥建设,提供市民更完善的跨河越江骑行设施。禁非道路恢复方面,已开展至少2轮禁非道路恢复条件摸排工作,后续将结合道路两侧建筑用地退界、道路改扩建等工程,通过路权分配优化、空间腾挪等方式,增设或恢复非机动车道;不具条件恢复的路段,将加强平行分流通道建设并配套进一步完善交通指引。
空中连廊系统也是复合立体慢行交通的一种类型,除此之外还有地下步行通道。接下来,上海将推动一批复合立体的慢行系统建设,如北外滩立体连廊、长宁临空片区立体勾连系统、徐家汇连廊二期、董家渡连廊一期等密集商办区的立体廊道。
刘斌还表示,今年,上海将继续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改进公交站点到站车辆时间的预报服务,主要是为了帮助市民及时了解车辆的预计到站情况,增强市民乘坐公交的吸引力,也是实施公交优先战略的重要举措。上海的公交电子站牌已实现中心城7个区以及浦东新区中环以内区域的全覆盖。经过2022年市、区联合大力推进,崇明、浦东、嘉定、闵行、宝山、金山以及奉贤等区的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均超过30%。今年,市道运局开始进行第二轮的建设和推广,继续组织各郊区大力推进公交电子站牌建设,其中五个新城公交电子站牌覆盖率不低于50%。
市道运局目前也在会同临港研究数字化赋能两网融合工作,即实现轨交站点出口实时显示周边公交到站预报信息,临近轨道交通(如100米内)的公交站点墨水屏能显示轨道到站预报信息。
头图为慢行交通道路。资料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