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8日是第十五个“世界海洋日”和第十六个“全国海洋宣传日”。记者从上海海洋论坛中获悉,下一步,相关部门将对上海的海岸线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生态整治修复,让其从“硬”变“软”,在兼顾安全的同时也能拥有不一样的自然美。
40吨底栖生物将被增殖放流
下午15时许,位于临港滨海海样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区域内,1万余尾的斑尾刺虾虎鱼、金钱鱼、暗纹东方鲀等水生鱼类,600千克的缢蛏、青蛤、沙蚕等底栖生物被分批投放入水。
“通过投放本地鱼类和底栖生物,将进一步提升该区域生物资源底数,助力优化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提高生物生物多样性。”上海市海样管理事务中心副主任陈卫国告诉记者。
海洋生态保护修复是海洋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为此,上海市海洋局深入贯彻建设海洋强国战略,积极推进国家“双重规划”和海洋“十四五”规划海洋生态保护修复任务落地,持续推进海洋生态保护修复工作。
据悉,上海临港滨海海洋生态保护修复项目自2022年7月开工,计划在今年9月底完工。互花米草治理、本土盐沼植被恢复、人工鱼礁、牡蛎礁构建、底栖生物增殖放流等是进一步营造滨海海洋生物生境的主要形式,也是本次修复项目的主要内容。其中,围绕底栖生物增殖放流,计划分批次投放总量约40吨的底栖生物,包括在水上已建成牡蛎礁体内投放约1.3亿个牡蛎苗和4.6万个成体牡蛎。
2035年上海将形成29公里清水空间
在当天举行的上海海洋论坛中,上海市海洋局正式发布了《2022年上海市海域使用管理公报》。
据介绍,上海市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长江入海口和东海交汇处,东濒东海,南临杭州湾,海域面积1.06万平方公里,大陆和有居民海岛岸线长572公里;共有大小海岛26个,其中有居民海岛3个,无居民海岛23个。
据透露,上海市海洋局目前正在打造一个涵盖包括有居民海岛的生态修复2.0版本。“我们正在制定整个生态修复的行动方案。”市海洋局海域海岛管理处处长钱晓峰告诉记者,“到2035年,上海全市将形成一个29公里的清水空间。”届时,通过上海国际滨海旅游目的地的效益聚集,将对上下游产业、全链条产业形成辐射和溢出效应。
通过修复让海岸线从“硬”变“软”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目前正在建设中的临港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之外,今年还将开工建设奉贤海洋生态修复项目,“两个项目相加涉及沿海区域34公里,主要聚焦在杭州湾北岸。”钱晓峰表示,下一步,或将在长江口的南岸以及崇明三岛,对上海的海岸线进行整体的、系统性的生态整治修复。
为何如此执着于海岸线生态修复呢?对此,钱晓峰直言:通过海岸线生态修复,将进一步去除其“硬质化”的属性。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上海的海岸线是偏‘硬’的。”钱晓峰告诉记者,这是因为在面对台风等自然因素的影响时,要能够确保城市的安全性,“例如,我们建设的很多海棠工程,就是使用了混凝土浇筑,目的是为了保证其能够抵抗台风、海浪。”
如今,随着海岸线生态修复工程的推进,未来,上海的海岸线将更多趋向于“软”建设。“我们希望能够通过生态修复,让海岸线在除了拥有生产功能、码头功能的同时,也具备旅游功能、生活功能。”钱晓峰透露,在修复方式上,也将秉承自然修复为主、人工修复为辅的一种理念,让越来越多的老百姓能够感受到上海海岸线独有的美。
头图为底栖生物被增殖放流。市海洋局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