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贤这个“沪尚回收”示范点亮眼,垃圾分类成为居民好习惯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发布时间:2023-06-17 18:55

摘要: 闻讯赶来的居民们拿着平时积攒的塑料瓶、纸板等可回收垃圾,兴高采烈地兑换着自己心仪的礼品。


“大家不要急,排好队,绿植、花艺摆件等物品有很多!”6月17日上午,在奉贤区奉浦街道树园新里“沪尚回收”示范点,一场“迎端午,可回收垃圾换礼品”主题活动在小雨中拉开大幕。闻讯赶来的居民们拿着平时积攒的塑料瓶、纸板等可回收垃圾,兴高采烈地兑换着自己心仪的礼品。


据悉,自2019年上海实施垃圾分类政策以来,奉浦街道垃圾分类实效一直处于全市前列。


“推广垃圾分类就像播撒一颗颗环保的‘种子’,需要深耕好群众‘土壤’。”据奉浦街道社区管理办主任田俊介绍,街道目前有一支200多人的志愿者队伍,他们从培养居民的垃圾分类理念、习惯和行为入手,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推广活动,让垃圾分类意识落地生根,再生根发芽。现在,垃圾分类在全街道蔚然成风,从“新时尚”变成了好习惯。


记者在树园新里“沪尚回收”示范点发现,50多个平方的空间,除了留出四分之一的地方堆放可回收利用物品外,还设有投影仪、休息室、爱心小屋,整个布置与传统的废旧物品回收点截然不同,更像一个开在马路边的“会客厅”。“我们经常在这里举办各种活动,品咖啡、学花艺等。”一位在“会客厅”忙着插花的志愿者表示,端午节马上来了,大家都期望手中的花艺作品能给居民们送上节日的祝福。


据悉,像这样的“沪尚回收”示范点在奉浦街道有2个,还有22个标准点、18个流动回收点。田俊告诉记者,随着垃圾分类成为一种习惯,居民对垃圾回收点的需求明显提升,“目前,垃圾回收点已经覆盖街道42个居民区,有条件的示范点,我们把它打造成多功能的‘会客厅’,可以举办各种公益活动,让市民享受更多的民生服务。”


今年,上海将打造垃圾分类“上海模式”2.0时代,打造“五个一批”示范亮点:推动一批老旧破损、功能不健全的生活垃圾房提标改造,打造一批标准化垃圾房;打造一批垃圾分类精品示范居住区;按照“沪尚回收”可回收物视觉标志,建成一批“一区一品”示范型可回收物中转站等。“我们将按照新的要求,力争把街道的垃圾分类工作推上一个新的台阶。将垃圾分类知识普及到更多市民中去,为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奉浦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


图为居民在用可回收垃圾兑换礼品。劳动报记者 胡玉荣 摄影


摄 影:胡玉荣
责任编辑:包璐影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变废为宝,这场另类的慈善公益拍卖...

疫情之下,残障人士的需求如何保障...

上海这些小区花园像“爱丽丝仙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