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食物在冰箱要怎么保存?”“牛肉上为什么有彩虹?”近日,海底捞在上海打浦路餐厅举办了一场主题为“‘食’刻坚守,安全‘童’行”的嗨食安小课堂活动,10组海底捞的老顾客家庭受邀参加,这也是海底捞首次面向公众开展体系化的食品安全科普活动。
活动现场,一日食安员体验家庭对海底捞的食品安全工作充满了好奇。跟随工作人员的指引,他们穿上食品安全员的工作服,带上网文帽和口罩,全副武装走进海底捞的后厨,全方位真实体验一日食安员的工作日常。亲子家庭也在工作人员的带领下体验了樱桃番茄、黄瓜等带皮果蔬的农残检测,大家都纷纷表示收获满满。
早在2017年,海底捞就设置了专职食品安全员岗位,即每家门店都有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他们是海底捞餐厅食品安全的第一责任人,不仅要对顾客的菜品、小料台商品、餐饮具卫生负责,还要管理门店食品的效期,后厨员工的操作流程,甚至是美甲台指甲油安全性。
海底捞不断规范“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对从事相关工作的员工进行食品安全培训认证,数据显示,自2019年培训认证至今,共有26000余人通过食品安全培训认证。值得注意的是,只有经过食品安全管理员考核的员工,才有资格升任门店的三大经理岗位。
2019年,为了增强海底捞全员食品安全意识,海底捞还试点将专职食品安全管理员岗位进行延伸,在餐饮行业内首创了“一日食安员”,即让全员都有食品安全的红线意识,通过轮值的方式对当天的食品安全工作进行检查、督促、查漏补缺,实现食品安全工作全员参与,加固了海底捞的食品安全防线。
“这是我们第一次面向公众开放食安小课堂。我们希望我们的顾客,无论是家长还是孩子,乃至是全社会都能共同关注食品安全问题,共同建立健康饮食生态。”海底捞食品安全负责人透露,未来,海底捞还将继续在门店做公众的食安教育活动。
为了更全面地保障食品安全,海底捞也建立食品安全管控闭环,通过开发准入资质证件审核、现场审核、风险评估、到货检测化验,建立物料从开发到终端上市的食品安全管控闭环。以菜品牛蛙为例,海底捞将食品安全管理的链条深入至养殖环节,从牛蛙在基地的养殖密度到牛蛙饲料都会进行评估,之后牛蛙也会和其他产品一样,各项检测、抽检、飞行检查合格后才真正有机会走到海底捞的餐桌上,真正实现了养殖源头到舌尖的全流程管控。
头图为海底捞食安工作人员讲解带皮瓜果农残检测步骤。海底捞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