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临近九月,火热了两个月的暑期旅游市场也逐渐迎来尾声。近日,驴妈妈旅游网联合奇创旅游集团发布《2023暑期旅游消费总结报告》,《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国内游市场多面开花,出游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三成。除了常规暑期热门的滨海游、草原游外,研学游成为今年旅游市场的最大亮点。
“下沉式”目的地兴起
《报告》显示,今年暑期,国内长线游占据暑期旅游消费主导,占比超过七成。北京、上海、陕西、江苏、四川、云南、山东、甘肃、新疆、内蒙古等目的地咨询及预订热度靠前。自今年年初以来,北京旅游人气一直居高不下,成为国内长线游人气榜单之首。而西南、西北地区暑期旅游的持续火爆,也带动了四川成都、甘肃兰州、陕西西安、新疆乌鲁木齐、云南昆明等重要交通枢纽城市旅游产品预订人次同比增幅均超过了200%。
在面临网红城市、热门景区买不着票、订不到房,到处“人从众”和“价格刺客”的现实情况下,“下沉式旅游”顺应而生。游客选择远离热门景区和人群,进行逆向选择和反向旅游,在“非热门目的地”甚至是一个乡镇、村寨等度过假期,体验当地风土人情和旅游乐趣。
《报告》显示,2023年暑期,叠加了凉爽气候、自然风光、人文风情以及饮食文化的三四线城市的宝藏目的地成为一些游客的首选。包括贵州毕节、内蒙古包头、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山东日照、浙江台州、四川雅安、江苏淮安、内蒙古兴安盟、广西防城港、新疆昌吉回族自治州等都进入了增幅较快的目的地榜单。
研学游市场火爆
《报告》显示,今年暑期亲子客群和学生客群的全面回归,也让研学旅游市场尤其火爆。驴妈妈平台“研学”相关旅游产品搜索和预订热度同比增长超过200%。研学主题上来看,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研学旅游产品更受欢迎。无论是跟着课本打卡国内名山大川、人文古迹,或到全国各地博物馆参观“国宝”文物,都受到研学客群的热捧。
在四川达州,拥有典型喀斯特地貌景观的巴山大峡谷被打造成省级地质研学实践基地、省级中小学生研学实践基地,目前已累计接待大小研学团队近10万人。在浙江湖州,作为钱山漾文化起源、世界丝绸之源的世界乡村旅游小镇,通过挖掘村内古村、丝绸、蚕桑、农耕、碧水、古桥等历史文化和旅游资源,联同机构开发设计出文化传承、知识科普、自然教育、红色党建四大板块研学产品。目前,景区已累计接待研学约1.2万人次,举办研学活动50余次、单次最高组织上千名学生进行研学活动。
越“夜”越精彩,跨城观演激发消费活力
逛夜市、吃夜宵、去夜游……受高温天气影响,“白天宅晚上逛”的夜游成为暑期旅游市场一大特点。《报告》显示,7-8月驴妈妈平台夜游产品预订人次同比增长129%。主题乐园夜场、城市游船观光、景区灯光秀及非遗表演、旅游演艺、休闲街区成为游客追捧的热门“夜游”打卡目的地。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以来,音乐节、音乐会、演唱会、话剧、音乐剧等各种类型的演出百花齐放,成为拉动地方文旅消费的新引擎。《报告》显示,定制跨城“观演+旅游”产品的人次超过2019年同期,而这类产品的游客年龄也以90后、00后的年轻客群为主。
十一有望迎来出境游高峰
《报告》显示,相较火热的国内游市场,今年暑期,平台出境游预订人次仅为2019年同期四成。中国澳门、中国香港、泰国、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韩国、英国、法国、西班牙等目的地成为平台最热门出境游目的地。
《报告》分析,出境游复苏节奏仍依赖于签证、国际航班供给和目的地供给的恢复情况。今年暑期东南亚的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包括日韩旅游复苏都较快。欧美方向,英国由于直飞航班加速恢复,加上签证预约相对便利,所以英国也是暑期游客预订咨询比较高的目的地。十一黄金周即将来临,预计将迎来今年年内的一波出境游高峰。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