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分级诊疗与签约服务!徐汇区多措并举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吴泽顺 发布时间:2023-09-06 20:06

摘要: 通过完善治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分级诊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徐汇区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


提高全科医生队伍能力、优化药品配备供应、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疗工作......近年来徐汇区通过优化人才治理与资源配置、做实分级诊疗与签约服务等,不断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打造了一批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强化学科人才支撑

资源配置进一步优化


月前发布的《徐汇区进一步提升社区卫生服务能力的实施方案》中,明确了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需具备优质可及的基本医疗服务功能、医防融合的公共卫生网底功能、以人为中心的健康管理服务功能、重点人群的康复护理服务功能这四大功能,进一步推进完善治理机制、优化资源配置、强化分级诊疗、做实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这四大重点任务。


在此方案基础上,徐汇区制定发布多个配套方案,完善治理机制,强化学科人才支撑。如发文《徐汇区社区卫生专业和管理人才培养三年行动计划(2023-2025年)》,目标组建一支稳定的全科医生队伍,至2025年每万常住人口全科医师人员数保持在5.0人以上;选育一批业务熟练的全科医生,至2025年,社区医生至上级医院进修或多点执业3-6个月覆盖率完成50%以上等。


此外,徐汇区加强与高校合作,与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开展新一轮合作共建共6家;加强区级培训基地建设,于2022年揭牌成立全科医学临终关怀社区教学培训基地,并于2023年获批“上海市首批安宁疗护适任护士实训基地试运行单位”。


徐汇区同时注重优化医疗资源配置。据统计,2023年徐汇区社区卫生中心达标率为62%,预计2025年达标率至75%以上;2023年社区卫生服务站达标率为66%,并结合“生活盒子”2023年改迁建,新建服务站11个,预计2025年达标率达80%以上。


在此基础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扩充药品配备供应,医疗设施设备不断扩容升级。徐汇区本年度新增180余台常规设备,并计划于年内完成社区卫生服务中心CT全覆盖。据悉,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于7月24日投入使用,首月CT检查达374人次。此外,徐汇区围绕12个常见慢性病新增药品221个,原研究药95个。



徐汇区投入使用的CT检查室。图源 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做实社区中心分级诊疗

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


做实分级诊疗,就要夯实“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急慢分治、上下联动”。徐汇区深化医联体共建,通过专家远程诊疗技术提供整合协同服务,并鼓励全科医生发展专病特色技能。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夯实社区康复中心,创建社区护理中心,并创建中医药示范站点,实现高质量发展“质”的突破。



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心肺康复工作站。吴泽顺 摄影


做好基本医疗服务同质化工作也是重中之重。目前徐汇区共有枫林街道、漕河泾街道、徐家汇街道、斜土街道四家示范康复中心,初步建立了门诊、病房、站点、居家等紧密结合的现代化社区康复服务模式,康复服务量提升2倍以上;推进口腔诊室标准化建设,2-3年内保证每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有2名以上牙科医生,并在未来逐步推进其他诊室如眼科的标准化建设。


此外,徐汇区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扩大签约覆盖面,依托健康徐汇平台“互联网+重点人群健康服务”,落实重点人群健康管理。在家庭医生的岗位上,徐汇区涌现出一批杰出人才,比如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谨斜团队家庭医生杨蓝荣获2023年上海市“十佳家庭医生”,她的病人签约率达3千余人,其中60岁以上签约老人约有1030位。


未来聚焦标准化建设

打造社区医疗品牌


未来,徐汇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将继续聚焦标准化建设与同质化管理,提升服务能力。据了解,至2025年,徐汇区将基本实现全区社区医疗服务横向同质化,社区常见病诊疗服务与上级医院纵向同质化水平显著提升;重点提升对7种急危重症病种快速识别、规范处置的培训;大力挖掘宣传社区医疗适宜技术,提升社区特色中医药服务能力。


同时,徐汇区将开展口腔、眼科等诊室标准化建设与“三中心”标准化建设,预计至2025年新增10家康复中心,每年新增1-2家护理中心,并推进健康管理中心建设。


目前徐汇区共有枫林街道、斜土街道两家高质量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试点单位,目标在下一批评选中新增1-2家设点单位,并鼓励支持各个社区在医联体支撑下根据各自情况开展特色专科,打造社区医疗品牌,打造更多“同质化、数字化、高质量”家门口的卫生健康服务中心。


头图为徐汇区枫林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康复中心。吴泽顺 摄影


摄 影:吴泽顺
责任编辑:郭娜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