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探究课、舞美课深受孩子喜爱,劳动教育的“闵行样板”有望在全市推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3-09-13 13:21

摘要: 闵行特色劳动课弘扬劳动精神劳动品格。


劳动教育是让学生通过实践劳动来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重要教育手段,这些年,不少中小学校都把劳动教育课程打造得颇有特色。开学之际,闵行区的葡萄探究、美术舞台等近百个课例被编制进了劳动实践手册,将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在劳动过程中体验职业角色


上午时分,在位于闵行浦江镇的上戏附校内,四年级的王润颜小朋友就和同学们一起在美术教室上起了舞美课。这次,老师们传授的是关于传统汉服的涉及与制作。


“我们可以在衣服上贴上一些小喜鹊呀,小花朵,这样更符合当时那个年代的服装设计感觉。”已在这里任职10年的老师火贤慧一边耐心地指导孩子们,一边帮助大家发挥自己的创造力。


只见王润颜和同学们用小剪刀这边剪一下,那边折一下,脑洞大开。他们按照自己的理解,为一个个小模特设计出了符合自己心目中最漂亮的那件传统汉服。


学生们正在设计传统汉服。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这就是上戏附校结合学校特色,为孩子们特别开设的劳动课程,也是最受孩子们喜爱的课程之一。作为一家主打戏剧教育的学校,劳动课也很具特色,除了有传统汉服设计之外,还包括了彩塑、皮影等好几个不同类型的课程,内容十分丰富,非常能够让孩子们融入其中,发挥大家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在一旁的彩塑组,小朋友们在老师的带领下自己设计出了有着浓烈中国元素的器皿——鼎。虽然有些孩子制作出的成品还不能完全稳稳地站立,但已经可以看出具有孩子们独有的想法和特色。


“我们开设的劳动教育主要围绕的是舞台美术的服装、道具以及场景的三大类课程。”上戏附校美术备课组长火贤慧告诉记者,这些课程最主要的是让孩子们通过动手、动脑的劳动课来欣赏美、感受美,创造美,通过劳动的方式掌握劳动技能。


老师在指导学生们用彩塑制作舞美道具。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为了能够更好地将这些具有特色的劳动教育课开办辖区,近年来,上戏附校主动与戏剧学院合作,邀请到了戏剧学院的专业舞美老师前来教学,利用教育戏剧元素与策略融合舞美创作,在劳动制作的过程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在纸工、泥工方面的劳动技能与素养,培养学生的毅力、团队合作精神。


“我们的劳动教育课从一年级一直普及到五年级,由浅入深、由低到高,希望能让每个不同年龄段的孩子们都能找到他们感兴趣的领域。”上海戏剧学院闵行附属学校学生成长部主任乔蕾告诉记者,而这些独具特色的劳动教育课也通过角色代入,让学生们在动手过程中体验到了职业角色所带来的价值,并在此过程中发挥他们的创新意识。


葡萄藤下感受真实“课堂”


记者了解到,除了诸如“诗和远方”这样唯美的舞美劳动课之外,闵行还开设了不少融入大自然、亲近大自然的劳动教育课。


浦江三小的葡萄架下,每年盛夏时节都是最受学生们欢迎的一处学习圣地。抬头望着硕果累累的葡萄架,一堂堂生动有趣的劳动教育就在这里开课了。


“现在葡萄已经采摘完了,我们也要开始为这些葡萄藤进行休眠期的养护了。”只见浦江三小的劳动教育课老师一边拿起修剪专用剪刀,一边剪下一些枯枝叶,“如果我们直接用手去扯这些叶子,可能会影响和伤害到旁边其他的葡萄叶,大家还是要使用工具来操作。”


浦江三小开始的葡萄研究特色劳动教育课。受访学校供图


老师耐心地讲解着,孩子们就分散地坐在葡萄藤下,在大自然的环境下感受最真实的“课堂”。这种走出教室的劳动课也非常受到学生们的欢迎。


记者从学校方面了解到,葡萄探究课程是浦江三小打造的最具体色的劳动教育课。原来,浦江三小所处的浦江镇鲁汇地区是规划建设中的农业生态区,学校把象征活力的葡萄种进校园。校方编纂了《葡萄探究》学生学习手册,并依据学生年龄的特点分别进行趣味识别葡萄、实践种植葡萄等。


“创新的实验室、校内的实践基地,以及校外的探究等等,我们都会全方位地去指导,以此培养学生们的劳动意识、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让孩子们的综合素养真正落到实处。”浦江三小党支部书记、校长吴春晓告诉记者。


通过劳动教育课传递精神树立品格


近日,闵行区浦江镇就召开了教育高质量发展推进大会。会上,浦江镇正式成立镇级层面的劳动教育基地,浦江镇的孩子们通过劳动教育课程,迎接新学期的到来。其中就包括上戏附校的舞台美术,以及浦江三小的葡萄研究课。


采访中,不少老师们也直言,随着劳动教育课程的不断“下沉”,越来越多的孩子们有了更早接触劳动课的机会,而学校也通过层层设计、筛选,匹配出了更多具有特色的课程内容,真正做到了有想法、有创意。


视频:闵行上戏附校孩子们在劳动教育课上制作各种手工艺品。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拍摄


记者发现,如今,一个个劳动教育的课例被编制进了劳动实践手册,而这也成为了全市乃至全国的教材,为广大学校提供了浦江案例、闵行样板。


“开设劳动教育课并不是说一定要让孩子学会多少东西,更多地是希望学生们能够以此为契机,通过这些课程来传递劳动精神,让大家了解劳动品格。”闵行教育局局长何美龙直言。


头图为闵行上戏附校的孩子们正在舞美课上设计传统汉服。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摄 像:贡俊祺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