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月20日是第21个公民道德宣传日,宝山区举行道德模范主题宣传活动。活动现场,工作生活在宝山区的道德模范们(第一批)获赠一张“宝善卡”。凭着这张礼遇卡,他们能在全区近百个网点享受6方面28项礼遇服务。
记者了解到,宝山区集结各街镇、委办局、文明单位,电影院、运营商、家政服务企业等社会力量,将分散于各条线的礼遇服务集中于这张小小卡片。卡片的名称“宝善”取自“宝山”的谐音,同时寓意向社会播撒崇德向善的种子。持卡者去服务窗口,可走绿色通道;去商场购物,能免费停车;去公园博物馆,可免费入园;还有免费体检、家政服务、通信优惠。
礼遇模范是宝山区一以贯之的传统。2017年,宝山区在全市范围内率先建立《关于建立宝山区精神文明建设道德典型代表激励与关爱机制的意见(试行)》,《关于推进宝山区道德模范工作室建设的意见》,并设立“关爱好心人”专项资金,从制度设计到资金保障,不断健全先进典型关爱、帮扶、礼遇机制。
为更好发挥道德模范、先进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宝山区坚持建设道德模范工作室。比如,扎根急诊科二十余载的谭美春,积极创建谭美春医学人文关怀工作室,将急救知识送入社区、公园、学校,用心传递温暖与关爱。从现有的16家道德模范工作室运营情况来看,它们在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等领域充分发挥示范作用,取得了较好的正面效应。
礼遇模范扎实推进,不少新需求也持续涌现。“部分礼遇内容长效性不足,有些服务止于‘一期一会’,道德模范感受度不深。”在今年启动的调研中,不少人吐露心声。讨论中,各方达成的共识是,“宝善卡”的建设不能仅靠政府一家之力,应吸纳社会力量参与,积极扩容礼遇服务,以更好匹配新需求、新变化。
对此,不久前,相关部门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信息,呼吁社会力量踊跃参与。没想到,信息一经发布,共收到119家单位87项爱心资源,许多民营企业积极参与。最终,宝山区最终根据道德模范的“需求清单”筛选出28项礼遇服务项目,并制定了《宝山区道德模范关爱礼遇“宝善卡”实施办法》。未来,相关部门还将根据需求变化以及社会力量的参与情况,持续扩大礼遇范围,调整礼遇清单,确保人员动态管理,服务内容“有进有出”,更好满足道德模范的现实需求和“宝善卡”的规范使用。
头图为“宝善卡”。宝山区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