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庆看上海| 浦江游览迎来大客流,服务主任“超长待机”守护申城最美流动风景线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叶佳琦 发布时间:2023-10-03 18:01

摘要: 陈晓说,他们希望通过种种细节,让游客们沉浸式地体验国庆游浦江的魅力。


在这个中秋国庆佳节,不少市民游客登上浦江游船,欣赏着浦江两岸世界级的滨水风光。作为上海打造“世界会客厅”的重要载体,近年来,黄浦江游览已经成为上海面向国内外的“绝佳名片”。假期前三天,黄浦江游览日均客流超过两万,再创新高。


两岸是外滩建筑群和陆家嘴建筑群相映的璀璨夜景,舱内则座无虚席。在浦江游览2号游船上,面对如此盛景,服务主任陈晓红感到非常自豪。“国庆里,排班非常密集,有时一天要开9个班次,意味着长达十几小时的高强度工作。但放眼望去,滨江区域水上、岸上、船上皆是风景,足以把疲劳一扫而空。”她感慨道。


浦江景色。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国庆登船有特别“惊喜”


10月2日晚间,记者抵达了十六铺码头。据悉,今晚,陈晓红所在的2号游船将于18时30分起航。而在15时,她就已早早登船,开始航行前的准备工作。消防救生设备如何?服务部门的广播系统是否能够正常运行?显示屏能否正常播放?在班前会上,她细致地和各岗位人员一一确认,并带领大家进行清洁、布置工作。


作为一艘曾接待各国领导人的豪华游船,陈晓红和同事们对浦江2号的“颜值”十分看重。国庆期间,他们特意挂上了崭新的五星红旗,连显示屏播放的片子都经过了精心挑选,只求各方面都做到令人赏心悦目。


“各位来宾,大家晚上好,欢迎乘坐浦江游览2号游览黄浦江。在此,我代表本次航班的全体工作人员祝大家中秋国庆双节快乐!今年是祖国成立第74周年,在这喜庆的日子里,我们欢聚在黄浦江畔,共庆祖国母亲的生日,祝福祖国更加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18时30分,伴随着讲解词的响起,2号船缓缓驶离码头。


“你注意到吗?国庆期间的欢迎词也是特别版,加入了国庆的特色。”陈晓说,他们希望通过种种细节,让游客们沉浸式地体验国庆游浦江的魅力。而令她感到欣喜的是,越来越多的游客正通过登上外滩江堤、坐上黄浦江游船来欢度双节。


客流明显增长,对工作提出挑战


记者了解到,浦江游览2号的载客量为450人。黄金周里,差不多每班次的登船客人达到420至430人,比平日有明显增长。大客流的到来,无疑给陈晓红的工作带来了压力。


在甲板上欣赏风景的游客。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最棘手的是各类突发事件。”在记者采访陈晓红的时候,她就着手处理了一起“事故”:原来,在码头登船时,有一位游客不小心用背包击倒了一名孩子,后者随即表示自己头晕,想吐。事发后,双方面红耳赤、争执不休,还报了警。


掌握初步情况后,陈晓红把双方都请到了会议室里。“我们大家都是来旅游的,都是怀着欣赏上海夜景的好心情登船的!我相信,谁都不是故意的,我也看得出来,两位也都是有素质的客人。你们冷静一下,我们一起来解决这个问题。”陈晓红一边安抚了双方的情绪,一边和民警沟通,一边又配合伤者寻找目击证人。最终,在她的调停下,整个航行期间,双方没有爆发任何冲突,均表示愿意等到下船后配合警方处理。


陈晓红在调解纠纷。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如果这起事件发生在船上,我有信心能在不惊动警方的情况下,让双方化干戈为玉帛。”从业十八年,陈晓红早已“身经百战”,她总是能够用最贴心的的话语,当好游客纠纷的“老娘舅”;同事们也称赞“没有陈晓红调解不开的矛盾”。


而在处理完突发事件以后,记者又跟随着陈晓红巡舱。“小朋友,千万不要爬上栏杆!”“大家上下楼梯注意安全。”近50分钟的航程里,她戴着耳麦,用一句句温柔又有力的提醒,保障了船上的井然有序。


超长“待机”,感到“累并快乐着”


陈晓红告诉记者,今天晚上,她所在的2号游船将开设四个班次,均为“精华游”航线——从十六铺码头出发,一路北上,到杨浦大桥折返,回到十六铺。期间,游客沿途可以饱览浦西的万国建筑博物群和浦东的东方明珠、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上海中心等陆家嘴标志建筑。


随着近年来,黄浦江两岸45公里岸线全线贯通,沿岸有了许多新风景,也给市民带来了更多耳目一新的体验。如,在“精华游”航线上,人们除了能打卡申城地标,也能欣赏到虹口滨江和杨浦滨江的别样风景。


国庆期间,浦江游览集团还推出了“欢乐十一魔幻秀”特色主题航班活动,包含魔术、泡泡秀、小丑编气球等亲子互动类节目,受到亲子家庭的欢迎。“我也发现,除了来自外国和外地的游客,越来越多的上海人也会选择登上浦江游览,来好好欣赏家乡的景色。”陈晓红感慨道。


结束当天全部航次,并完成打扫、整理工作后,陈晓红23时以后才能下船。尽管如此,她还是感到“累并快乐着”。因为游人如织,国泰民安。还有什么比这风景更美吗?


头图为浦江游览2号外景。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


摄 影:贡俊祺
责任编辑:王卫朋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足不出“沪”,一次看遍56个民族...

2023朱泾花灯文化旅游节开幕,...

情牵半马苏河,共享花好月圆,普陀...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