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六届进博会迎来首个高峰,极端客流可达2万人次/小时。11月6日,恰逢周一工作日,上班出行叠加观展出行,从而产生了车流和人流的交织。“四叶草”周边的通行情况如何?参展观展人员能否顺利进出?上午时分,记者实地走访了一次。
据介绍,通过结合前五届进博会的经验,警方完善和细化排堵疏导措施,采取“出入口应开即开、电子证件上线、外围交通疏导”等多项举措,科学规划人流动线,确保客流秩序平稳有序,尽可能为参展人员出行提供便利。
极端客流2万人次/小时,提前分流出站旅客
上午9点30分左右,记者抵达轨交2号线徐泾东站。作为搭乘地铁进入进博展馆的主要通道,这里迎来了一波又一波的集中客流。
走出闸机验票口后,在很醒目的地方就能看见多块指示牌,上面标注着“持有进博会证件的人员可从4、5号口通行”。一部分没有证件的人员被引导到了隔离栏左侧,有证人员则往右侧通行。
警方设置“开关式硬隔离”提前分流观展参展旅客。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这是我们借助‘可开关式硬隔离’对2号线徐泾东站出站乘客进行持证、无证预分流,引导持证乘客通过车站4、5号口就近出站。”轨交总队虹桥枢纽治安派出所综合指挥室警长郑佳告诉记者。
临近10点,出站客流一直居高不下。记者在指挥室内看到,不同的显示屏上都能清晰地看见各个通道出口的客流通行情况,以便多部门及时判断,是否需要调整相关疏导举措。
指挥中心密切关注轨交站内客流情况。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记者从轨交警方了解到,进博会期间,每日9时至11时为参展乘客出站高峰,晚间入站高峰出现在16至18时,预计极端客流单小时可达2万人次。11月6日,从地铁运营至10时,2号线徐泾东站共出站3.8万,同比前一天下午入场高峰时段上涨了6倍人流。
馆内站点“潮汐调解”,地铁出入口应开尽开
轨交2号线4号、5号出口时距离“四叶草”最近的两个站点,也是位于馆内的进出口。记者发现,上午时分,这里采取了只出不进的临时举措。
部分出入口采取“潮汐调解”模式。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据郑佳介绍,这是针对进博会大客流采取的“潮汐调节”。原来,为满足大客流情况下观展乘客与日常通勤乘客的出行需要,轨交警方延续上届进博会开展期间2号线徐泾东站的出入口模式,对于具备开启条件的出入口“应开尽开”,分别根据上午展馆开展进场及下午展馆闭馆散场实行不同的模式。
乘客们有序出站。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据悉,上午时段“4、5、8”号口只出不进,其中4、5号口为进博会观展专用持证通道,9号口只进不出,6号口可进可出。下午时段4、5、9号口只进不出,其中4、5号口为展馆专用出站通道,8号口只出不进,6号线视情调整。
增设展馆客流入口,保证快速入馆
上午10时许,国家会展中心西侧0米层迎来了首个进场小高峰,记者在现场看到,观展人员从轨交2号线徐泾东站的4、5号出口纷至沓来。对于进馆的安检而言,无疑是一次考验。
今年,相关设施又进行了全新调整。记者发现,从外围出入口或是直接通过地铁口过来的参展观展人员排队进入检验区后,具备通行权限证件的观众只需正常前行,在听到“嘟”一声后即可验证入场,整个过程不超过3秒。
瞬时大客流时民警将启用不同循环通道。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8时至11时是进场高峰时间段,青浦公安分局第六届进博会安保第一责任区执行负责人韩珂告诉记者,届时,若遇到入场瞬时大客流,现场民警将根据实际情况启用大、中、小蛇形循环通道,同时引导轨交2号线出站客流分别前往3、4号和5、6号馆间通道,或者西8米层安检通道进入场馆。
“为进一步均衡入馆客流、满足便利化通行需要,今年展馆还新增了4处安检验证通道,分别位于2.1号馆、3号馆、6.1号馆、7.1号馆的12、13号门区域,经上述通道进行安检验证后可直接进入对应展厅。”韩珂告诉记者。
据悉今年为提升参展便利性,本届进博会进一步扩大了电子证件试点应用范围。“我们在国家会展中心外围19个人员出入口中,设置了6个电子证件进口。”青浦公安分局安保办负责人杨盈之介绍。
电子交通诱导屏上线,生成最优路线
鉴于当天是周一工作日,早高峰时段势必会有参展观展车流叠加工作出行车流。对此,上海警方提前制定拥堵处置预案,通过及时安排牵引力量、调整路口信号灯模式、邻近可变车道同步变更、交通诱导屏实时引导等方式引导过往车辆避开拥堵路段,从而加快道路通行效率。
今年,青浦警方对国家会展中心周边的43块高可见度的电子交通诱导屏功能再升级再优化,不仅会显示周边停车场信息,同时也会提示前方道路流量、车道情况,提醒驾驶员选择更优路线通行。
“四叶草”周边电子交通牌再优化。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我们在前端设置了引导岗位和设置警示标牌,提前指引车辆按照规定通行规则通行,尽最大限度降低因不熟悉路线而造成现场拥堵情况的发生。”青浦公安分局交警支队副支队长陆春辉介绍。
头图为轨交2号线徐泾东站迎来出站大客流。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