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3年12月1日是第36个“世界艾滋病日”。当日,市卫生健康委员会、市疾病预防控制局、虹口区人民政府等在虹口区北外滩国客中心“虹空间”联合主办现场主题活动,内容包括防“艾”现场宣传和咨询、彩虹合唱团防“艾”文艺演出等。
据统计,自1987年本市报告第一例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以来,截至2023年11月20日,本市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859例,其中艾滋病病人10567例。报告死亡病例2951例。
2023年1月1日至11月20日,本市共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1457例,较2022年同期(1203例)上升21.1%,较2021年同期(1693例)下降13.9%;其中艾滋病病人596例。报告艾滋病死亡病例283例,其中84.8%为既往感染者。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据悉,今年本市艾滋病疫情呈现三方面特点:一是近年来本市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人数呈下降趋势,疫情持续控制在低流行水平。二是经性途径传播仍是本市艾滋病的主要感染途径,仍以男性同性传播为主,在报告发现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经性传播占97.0%,男性同性传播占性传播途径的55.8%。三是本市艾滋病病毒抗体筛查人次数逐年增加,医疗机构和自愿咨询检测门诊是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的主要发现方式。
据上海市卫健委表示,通过大力提升疾控系统艾滋病实验室检测能力,2023年上海有8家区疾控机构艾滋病确证实验室通过能力验收,实现了我市区级疾控机构HIV-1核酸检测能力从无到有的飞跃。积极开展艾滋病暴露前后预防,目前我市在全国首批创立基于定点治疗机构,公立医院门诊及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体化平台的暴露前后预防服务体系。
上海积极拓展艾滋病咨询检测(以下简称“VCT”)服务,2023年上海6个区均拓展延伸了VCT服务工作时间,普陀区还将专业心理咨询引入VCT服务,全市咨询和检测量较2022年同期增长了60%。在娱乐场所、建筑工地、集贸市场、宾馆、同志酒吧等重点高危场所,开展艾滋病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和动员检测。上海将老年人、流动人口、感染者性伴等艾滋病重点人群纳入本地筛查检测动员工作,打通管理环节,实现多场景下HIV自我检测试剂发放和申领。
上海高质量开展母婴阻断,努力实现消除母婴传播。做好预防艾滋病母婴传播宣传教育、咨询检测、转介服务、阻断干预、安全分娩、随访监测等防治措施,截至目前,全市建卡孕产妇艾滋病筛查率99.99%,无母婴传播病例报告。
此外,上海还不断健全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检测发现、转介治疗、随访管理、健康教育、行为干预、心理支持等全程服务管理模式,目前我市感染者和病人随访管理率和治疗比例均达到90%以上。今年还在部分区试点一站式艾滋病转介治疗模式,进一步压缩从发现到治疗的时间,提升了治疗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
头图为市民正在防“艾”活动现场咨询。吴泽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