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年间,上海污水处理厂从3座壮大至43座!处理规模超1000万吨/日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包璐影 发布时间:2023-12-01 17:18

摘要: 100年间,上海污水处理厂从曾经的3座壮大至了如今的43座。

自1923年上海第一座污水处理厂建成至今,上海排水已走过百年峥嵘岁月。100年间,上海污水处理厂也从曾经的3座壮大至了如今的43座。12月1日,“百年排水”成就展在东区污水处理厂拉开帷幕。


100年间,上海污水处理厂从3座壮大至43座


上海是亚洲最早集中治理污水的城市之一。1921年起,北区污水处理厂、东区污水处理厂、西区污水处理厂相继建厂,成为上海城市治水的起点。


百年前建造的东区污水处理厂。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记者从市水务局了解到,一百年来,上海排水从解放前3座污水处理厂、3.55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能力,发展到目前六大片区、43座污水处理厂、超1000万吨/日的污水处理规模,城市污水治理成就显著,水环境面貌焕然一新。


从解放前填浜筑路,修建排水管道,到现在建成2.8万余公里排水管道、1525座排水泵站、366个排水系统,城市防汛排水能力大幅提升。


污水处理“活古董”迎来蜕变新生


随着上海排水迎来百年华诞,东区污水处理厂这家百年“老字号”也迎来了蜕变新生。


东区污水处理厂位于杨浦区河间路1283号(原贵阳路490号),1923年开工建设,1926年建成投运,是我国首批建造的污水厂中唯一保留下来、工艺流程完整、构筑物完好的污水厂,也是上海百年排水处理和城市基建发展的缩影,被称为污水处理的“活古董”。

展览内陈列着曾经检验使用的仪器。劳动报记者包璐影 摄影


建厂时,东区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为1.7万吨/日。在百年岁月长河中,它曾经历五次扩建,最高处理规模达到3.4万吨/日,始终肩负着服务城市发展和人民需求的历史使命。2019年8月,东区污水处理厂停止运行,原先服务黄浦部分区域、虹口、杨浦的污水处理任务,由竹园污水处理厂继续承担。


记者了解到,作为重要的文化资源、工业遗产,东区污水厂虽停运却不停歇。根据《上海市污水处理系统及污泥处理处置规划(2017-2035年)》规划,将“保留东区污水处理厂现有部分处理设施和处理能力,用于展示及科研基地 ”。


按照这一规划,城投水务集团将东区污水处理厂的更新建设和转型发展纳入了“十四五”规划,将整个污水厂建设成一个综合园区,内设“历史馆”“时间廊”“未来馆”,旨在打造排水行业的“博物馆”、教育培训的“新课堂”。不久的将来,市民朋友可以通过预约等方式走进这家百年老厂,感受城市变迁、行业发展,了解排水知识。


“十四五”将建200余万立方米初雨调蓄设施


记者从多部门了解到,目前,水务部门又在积极谋划更为细致的城市保障新举措。


按照“2035规划”和“十四五”规划要求,将加快推进白龙港第二污水处理厂、合流污水一期复线工程等重大厂网工程建设,进一步提升污水处理和收集能力。此外,还将持续推进初期雨水治理。据悉,“十四五”期间将建设200余万立方米初雨调蓄设施。


在治理城市内涝方面,近年来,上海以制定2035雨水排水规划为标志,全面提升城镇雨水排水设防标准和初期雨水治理标准,增强抵御极端天气和修复城镇水生态环境的能力。


头图为曾经的水样传送“暗道”。劳动报记者 包璐影 摄影

摄 影:包璐影
责任编辑:胡玉荣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