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前,本市已进入流感等呼吸道疾病高发期。近期上海三甲医院发热门诊和呼吸科门诊大多人满为患,有市民带孩子看病“吃好早饭去挂号、晚饭后才看到病”。不过,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上海一些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流感用药和检查项目齐备,但病人并不多,候诊时间短。12月13日,劳动报实地开展了走访。
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感冒药存货充足。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流感病人整体平稳略有增长
社区就诊流程仅需30分钟
上午9点半,正是门诊就医高峰期。在黄浦区豫园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一楼大厅,十几名患者正排队挂号,过程约为5-10分钟。“近期我们一天大约有1200人就诊,其中呼吸道疾病病人350人左右,增长趋势整体平稳略有增长,病人看病速度还是很快的。”该中心医务科李扬科长介绍,在窗口挂号的一般为中老年人,医院还可以线上挂号和缴费,病人来了直接到号进诊室,整个就诊流程一般为30分钟左右。
上午9点半在豫园街道社区服务中心排队挂号的病人。吴泽顺 摄影
除了看病时间短,社区医院在检查项目和感冒药备货上同样已向三甲医院看齐。“流感病毒三联检、‘肺炎支原体、肺炎衣原体、呼吸道合胞病毒、腺病毒、柯萨奇’五联检的抗体及抗原检测,新冠抗原检测,我们这边都可以做。”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检验科文圣柱技师介绍,最近成年人感染腺病毒,儿童感染甲流、支原体的情况有明显增加,到社区来检查一做就能查明病因。
劳动报现场探访发现,上述两家社区医院均配有CT机、雾化机,每周定点开设专家专科门诊,并统一由瑞金医院卢湾分院出具书面CT影像报告与部分化验报告。“我最近有咳嗽,之前得过新冠,这次主动想拍个CT看看肺部感染情况。”正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医院拍肺部影像的孙阿姨说道,“社区医院离得近看得快,现在机器设施与医生水平都跟上大部队了,看病体验很好!”
打浦桥街道社区医院的CT机。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社区医院的药物配置同样“有干货”。左氟氧沙星、奥司他韦、阿奇霉素、连花清瘟颗粒等支原体肺炎与流感用药,头孢、阿莫西林、克林霉素等抗生素,以及咳嗽药、雾化药、退烧药在社区医院均有存货。“我们还进了有医保的流感特效药速福达,这个药最近配的人特别多,而且5岁20kg以上的儿童也可以服用,和普通小儿感冒药相比见效很快。”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药剂师张静介绍。
打浦桥街道社区医院的速福达、阿奇霉素、布洛芬混悬液等药品。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一些市民对社区医院仍存顾虑
上海已加强基层医疗配置
走访发现,目前社区医院对于普通的流感病毒,从问诊检测到输液配药,大部分都游刃有余。然而,部分市民宁可排队几小时也要到三甲医院人挤人,这是为什么?
在一些社交论坛上,有市民表示,主要是担心社区医生水平能力一般、检机器老旧、儿童不方便看病、不知是否能配到热门药怕浪费时间等诸多问题。
对此,李扬科长认为,近两年,社区医院逐渐承担起分级诊疗与分流看病的功能,无论是二三甲医院的专家人才下沉到社区就诊、培训、云指导,还是今年刚配置的62排CT机、各项专科治疗仪器等,上海已经非常重视社区医院的医疗配置,有能力对社区常见病进行诊疗及上下转诊。
豫园街道社区医院儿童与成人均可使用的雾化机器。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目前儿童流感集中高发,社区能配到儿童用药吗?打浦桥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沈祎副主任表示,为了方便儿童快速看病,该中心每周三、五下午专辟一诊室接待儿童患者,一天能接待近10名小朋友,由在大医院脱产进修过儿科疾病知识的全科医生坐诊,像常规的小儿咳嗽药、感冒药,还有速福达等都能配到。
采访当日正逢周三,李阿伯带着2岁半的孙女来看病。他表示,孙女得了乙流,他们希望尽可能避免交叉感染的风险,社区医院离家近,儿童门诊人少不用排队。
王医生正在对患儿问诊。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普通轻症患者初诊建议先去社区
检验报告、指征有问题可去大医院
甲流、乙流、支原体等是常见的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每年到了冬季,受气温变化影响,患者皆会有所增加,属于正常范围内的变化。今年儿科诊室虽然爆满,但上海市儿童医院呼吸科专家陆权教授、董晓艳主任都表示,目前绝大部分是轻症患儿,已有相对规范的诊疗用药流程,能够很好的应对疾病,请市民不要过于担心。
自2019年上海市卫健委提出强化“1+1+1”分级诊疗政策,本市各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纷纷开启“加速度”,上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强医疗资源配置与技术支撑,市级医院优质医疗资源下沉进社区等等,医疗服务能力和效率有明显提升。李扬科长与沈祎副主任均认为,普通轻症的感冒患者建议先到社区医院就诊,久治不愈、症状严重的患者还是建议前往三甲医院接受进一步的检查。
患者在打浦桥街道社区医院排队取药。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
“比如普通咳嗽、发烧的初诊,有验血需求,可先到社区医院看病;如果用药一周还未痊愈、检验报告指征有较为严重的问题等等,我们还是推荐转到大医院就诊。人群有效分流,市民看病体验也会更好。”沈祎副主任建议道。
头图为打浦桥街道社区医院专设的儿童门诊。劳动报记者颜筱依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