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2月28日,原水西环线工程、迎宾水厂原水管工程和闸北水厂改建工程等一批供水保障项目集中开工,申城供水再添保障。工程发挥作用后,上海的供水基础设施体系将更加完善,城市供水系统安全和抵御风险能力将进一步提升。
原水西环线工程由原水西环线南段工程、原水西环线北段工程组成。原水西环线南段工程设计规模120万立方米/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根19公里DN3000原水管线与新建虹桥原水泵站;原水西环线北段工程设计规模200万立方米/天,主要建设内容为:新建一根19公里DN3400原水管线与新建泰和西原水泵站。
据悉,工程与青草沙-陈行库管连通工程连接,共同实现青草沙、陈行及黄浦江上游原水系统的双向输送与补给。同时,工程将为现状青草沙水库过江隧道检修创造有利条件并为规划虹桥水厂供给原水。
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完善上海市原水系统“互连互通、一网调度”总体布局,充分体现“两江并举”原水规划发展战略,为本市原水系统安全运行提供有力保障。
迎宾水厂进厂原水管工程是迎宾水厂配套项目,水厂及原水管工程通水后,将进一步改善民生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为浦东新区川沙镇、祝桥镇、张江镇、唐镇和合庆镇等地居民提供品质更高、口感更佳的饮用水。
项目建成后,将向迎宾水厂输送青草沙原水20万立方米/日,结合此前迎宾水厂(一期)工程运行20万立方米/日,设计总规模达40万立方米/日。浦东新区北部片区供水安全保障能力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为实现2024年底全市水厂深度处理工艺全覆盖注入强劲动力。
闸北水厂始建于20世纪20年代,经多次扩建和改造,其制水能力逐步扩大至目前的28万立方米/日,主要担负杨浦、虹口、宝山等地区数十万人口的生活用水和工业用水。
闸北水厂改建工程改建后,闸北水厂将采用“臭氧+生物活性炭”深度处理工艺,能明显提升区域供水安全韧性,进一步提升水质安全性和稳定性。该水厂所供应的杨浦新江湾城、中原地区和宝山淞南、泗塘地区居民饮用水水质将进一步提升。
作为上海市区深度处理的最后一块拼图,闸北水厂改建工程项目的实施,为保障区域内供水水质增加了一道有效的保护屏障,为构建智慧水厂、贯彻智慧城市建设要求打下了扎实的基础。
头图为供水项目集中开工现场。城投水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