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锣鼓咚咚锵,舞龙舞狮进校园了;巧手制作龙灯,一起写下新年心愿……今天,上海约220万中小学生和幼儿在浓浓年味和传统文化氛围中,以“龙行龘龘”的精气神迎来新学期。
舞龙舞狮队进校园,同学们惊呼“太有趣啦”
“在校园门口就看到了那么长的一条龙,特别开心!”宝山区馨家园学校一年级(3)班的马希羽同学将一个龙头装饰戴在头上,和同学们一起摆造型拍照。校长于海波告诉记者,今年开学早,不少同学还沉浸在龙年春节的气氛中。学校特意邀请社区舞龙队走进校园表演舞龙舞狮,给同学们带来惊喜的同时,也可以让同学们通过这种互动有趣的方式与非遗“零距离”接触。“只在电视上看到过舞龙舞狮,今天第一次看,特别有趣。”马希羽开心地说。
舞龙队为馨家园学校的同学们带来表演。受访校供图
伴随着锣鼓声,舞龙队员们高举手中的舞龙棍,追随着龙珠的引导,绚丽的龙在他们手中宛若活了过来,时而飞腾跳跃,时而盘旋绕柱变幻出不同造型……在开学典礼上,舞龙队行云流水的表演,赢得了在场师生的阵阵喝彩。
此次为同学们带来表演的是顾村镇的舞龙队,领队史老伯已经79岁了。“我们今天一共来了31个人,舞龙队平均年龄将近70岁,受邀给孩子们表演,大家都很高兴。”史老伯说,希望同学们能够喜欢爷爷奶奶们的舞龙舞狮,喜欢上这项传统文化。
馨家园学校还特意给九年级毕业班的同学们准备了专场舞狮演出,并为同学们送上专属小礼物。“还有几个月就要中考了,我们在给同学们加油打气的同时也做了不少安排。”九年级年级组长宋老师告诉记者,学校将举行讲座,来缓解孩子和家长的焦虑,老师们也将在课后服务时间为同学们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查漏补缺。
传统文化站C位,校园里年味满满
寒假里,你去哪里“寻龙”了?今天上午,闵行区明强小学的同学们在开学第一课上用媒体技术展示了他们畅游全国各地时遇到的龙,有上海海纳百川龙、黑龙江工艺传承龙、北京历史积淀龙、新加坡现代科技龙等等,同学们也在寻龙过程中加强了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认知。
闵行区明强小学开学典礼。受访校供图
明强的同学们还用小媒体人的视角,探访了七宝古镇的年味,用镜头记录下了汤圆代表的馐香、七宝老酒代表的酒香、七宝皮影代表的墨香,感受到了传承与创新的力量。南北方过年有什么不一样?哈尔滨的冰雪年味,广州的舞狮年文化、厦门的温暖年味等等,同学们也将这些春节习俗一一记录下来。
为了帮助同学们提高媒介素养,了解并学习更多新媒体技术,明强小学今天还正式启动了融媒体中心,向全校师生发布融媒体系列课程,并向全校师生和家长展开融媒体中心的logo设计征集令。
泗塘中学设立的心愿墙。受访校供图
今天,不少同学们都带来了寒假期间和爸爸妈妈们一起制作的龙年手工作品。上师大附属宝山经纬实验中(小)学的同学们写福字、贴福字、剪窗花,孩子们“展”出、“写”出、“剪”出龙年中国味;宝山区二中心小学将开学第一周设为春节国潮周;泗塘中学的校门口,老师扮演的“龙龙”为孩子们带来仪式感满满的新学期祝福,学校还设立心愿墙,学生们精心挑选自己喜欢的心愿卡,一笔一画地写下新年的美好愿望。
头图为开学首日,舞龙舞狮队走进馨家园学校的课堂上。受访校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