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门口唱响新时代赞歌,周家渡街道“摆渡人”书场焕新启航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陈烺 发布时间:2024-02-25 14:55

摘要: 书场以渡人渡心渡时代的理念,用小桥流水的格局,将传统书场改造成为多功能的艺术空间。

2月24日,周家渡街道“摆渡人”书场启用仪式暨元宵游园会热闹开场。


恰逢元宵佳节,周家渡因时制宜地举办了“梅香曲韵长,渡口元宵乐”游园会,以书场所在的“梅香园”为桥梁,将梅花的芬芳与元宵的喜庆融为一体,令整个活动诗意弥漫。


仪式现场,摆渡人书场与上海评弹团、上海田耘社、上海静安淮剧艺术家周筱芳流派促进中心点等多家单位签订合作协议。书场将有评弹、淮剧、越剧、相声等各类传统曲艺剧团进驻,成为月月有演出,周周有活动的艺术空间。


在活动当天,东方社区数字苑正式揭牌启用。作为传统实景演出之外的数字科技演出内容的补充,这一举措标志着摆渡人书场迈向了全新的时代。


上海评弹团团长高博文、上海沪剧院国家一级演员吉燕萍等名家为书场开场亮嗓,上海评弹团还带来了一场精彩演出《玉蜻蜓?父女相争》。


随后举办的非遗文化市集和特色文化体验活动也是让人们流连忘返。“摆渡人”书场旁的咖啡馆则吸引了众多居民前来打卡,形成了“评弹+咖啡+社区文化空间”的独特创新。


“摆渡人”书场自2008年6月1日开放,以评弹演出为载体,不断吸引了浦东浦西的听众慕名而来,成为当时首批世博社区展示点,也成为了周家渡讲述老百姓故事的重要文化阵地。


如今,在全国最美公共文化空间大赛年度十佳设计师的精心构思下,焕然一新的“摆渡人”书场再次启航,由东方网为书场打造整体服务解决方案。


周家渡街道相关负责人表示,此次改造是为了让老书场拥抱新技术、升级新服务、激发新活力、开辟新赛道,通过各种形式的“吐故纳新”实现曲艺文化的“新陈代谢”,成为周家渡乃至世博地区“小而美”“精而优”的特色文化符号,成为周家渡“15分钟社区生活圈”上的明珠。


头图为活动现场,主办方供图。


责任编辑:徐巍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2024年“我们的节日·元宵”活...

吃炀粉粥、走三桥、举火祈福……上...

元宵节吃元宵,什么时间吃不伤胃?...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