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近,在上海的老年人中流行一种助老打车优惠券,因为去医院看病使用优惠券可以优惠50元,颇受老人欢迎。不过,市民老张在使用助老打车券的过程中却两度遭遇了烦心事:
通过助老打车界面只能呼叫出租车,同样距离之下车费比网约车贵了不少;在高德打车页面呼叫网约车,明明系统提示“已优惠50元”,到达目的地后却又被“追缴”了车费。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劳动报对此展开了调查。
助老打车界面只能呼叫出租车?
市民称“多付一倍钱”却不让用券
老张今年65岁,在朋友的推荐下他申领了高德助老打车优惠券。他告诉劳动报,今年1月8日,他从嘉定前往青浦,为了使用50元助老优惠券,特地进入高德打车的助老打车界面下单,但却差点“多付了一倍钱”。
据老张介绍,当天打车时他注意到,如果直接呼叫网约车,车费预估为50元左右。但为了用助老券,他进入了高德的助老打车界面,当时页面上没有显示预估车费,系统给他派发了出租车,到了目的地才知道车费需要98元,比网约车高了近1倍,并且不能使用优惠券。
老张表示,因为申领有段时间了,他记不清楚优惠券有一条规则“起点终点必须在医院周边”,所以不符合用券要求,只能原价支付。但是,老张认为,用这种券的都是老年人,本身就容易忘事,假如当时系统识别到他的位置不适合用券,能够及时发出弹窗提醒,并且显示预估车费的话,那他肯定不会继续使用这项服务的,毕竟就算加上堵车等原因,网约车实际价格高于预估,但差价也不至于那么大。“助老打车界面只可呼叫出租车,这一点在页面上根本看不到提示。”老张告诉劳动报。此后,经老张主动与平台沟通,高德打车退还了车费。
助老打车券的申请与使用规则。图源:高德打车
老张的“优惠券乌龙”并非个例。有网友于今年3月初表示,助老打车界面“有坑”,不能选车型,只可呼叫价格比较贵的出租车。这名网友发现,其实这种优惠券也可以用在网约车上,从“钱包卡券”渠道进入并使用券,就能将优惠应用到网约车上。该网友呼吁高德打车更改助老打车界面主页。
3月初有网友也反映了和老张类似的问题。图源:百度
打车时提示有优惠,事后却追缴车费?
老人质疑平台诱导消费
第一次在优惠券上吃了“暗亏”的老张,不久又遇到了糟心事。
2月29日,老张通过高德打车标准页面从青浦区打车前往徐汇区,当时页面上罗列了多种网约车车辆及预估价格,并在预估价格下面显示“已优惠50元”。
2月29日平台在预估价格下显示“已优惠50元”。受访者 供图
随后,老张选定了优惠后38.82元的桔子出行车辆,并通过人脸识别提前支付了车费。在到达目的地后,老张却发现,自己的账户里竟多扣了一笔53.93元的车钱。他打电话给平台,客服第一次表示老张本次订单使用的优惠券属于助老打车优惠券,“因为订单起点终点不是医院周边,助老券无法使用。”不久,客服又第二次致电更改了表述,称“本次行程叫的是网约车,不是标准出租车,助老优惠券使用无效”,因此平台才会多扣一笔钱补缴。
两次支付的金额截图。受访者 供图
对于客服的解释,老张很是气愤。“因为上次的事,我已不愿使用他们助老打车功能了,所以我并没有从助老打车的界面进入,也根本不知道这张50元券是助老券;其次,打车页面自动显示已优惠50元,我这才下的单,也通过人脸识别支付了,事后告知我券无法使用,这是不是在诱导我们老年人消费?”老张认为,高德打车这种行为就好像诱导他“先上车后补票”,有消费欺诈的嫌疑,他因此提出了退一赔三的要求。
高德打车回应:
系统故障,客服回答有误
为什么系统“出尔反尔”,打车前显示“已优惠50元”,打车后又要求老人补缴车费?为什么助老打车界面无法呼叫网约车却不做告知提醒?对于助老优惠券的使用效力,平台是否可以在行程前主动提醒乘客?根据市民的经历与诸多疑问,劳动报联系到了高德打车相关工作人员。
高德方面表示,经核实,2月29日老张行程的起点定位为青浦区某小区,处于业文社区卫生服务站半径200米范围内,符合助老券的使用规则。据其解释,当日系统出现故障,未能在行程结束后识别50元优惠券,而客服解答称“网约车订单无法使用该优惠券”的表述也是错误的,由此引发了用户误解。
目前,在劳动报的介入调解下,高德已同意了老张退一赔三的诉求,并已将金额汇入老张账户。高德方面向劳动报表示,平台已经修复了未能识别优惠券的问题,将会加强客服业务培训。
高德方面表示,用户在领取优惠券时可在领取页面查看规则,在领取后可在钱包卡券里查看。“为了方便老年人使用,当老年人的账户中有助老券、且符合使用规则时,平台会自动识别,直接显示优惠后车费,行程结束后也会自动使用助老券减免车费。当账户中没有助老券,或助老券不符合使用规则时,平台会显示正常预估车费。”
助老打车界面为何只能呼叫出租车?高德方面表示,出租车可以上车后口头告知司机目的地,并线下支付,符合不太会用手机的老年人的习惯,而网约车不支持线下接单支付,不符合该类用户的使用场景,因此目前助老打车界面只能呼叫出租车。对于熟练使用手机软件的老年人,可以直接应用网约车出行,助老打车券在符合规则的前提下,也能用于网约车。
简化规则、主动告知提醒
呼吁发券平台履行社会责任
不过,多名使用过助老打车优惠券的市民在接受劳动报采访时认为,老年人对价格比较敏感,而生理原因导致记忆力、反应速度比年轻人要弱一点,记错优惠券使用规则是常见的事。市民建议,助老打车界面应向用户明确告知提醒:“您正在助老打车界面使用打车服务,本界面仅提供出租车叫车服务,不能呼叫网约车。出租车和网约车在平峰不同时段的计费标准可能有所不同,特此提醒。”
近年来,因计价不准、拼单矛盾、误导性优惠信息等问题引起的打车消费纠纷数量日趋上涨。
上海市人大代表、大成律师事务所合伙人陈峰在接受劳动报采访时表示,一般情况下,打车信息聚合平台需要承担一定的平台方责任。针对老张两次遭遇打车优惠券使用问题,他建议,高德打车作为发放助老券的责任平台,应重视老年人的特殊需求,用更方便老年人的方式真正体现助老打车的优惠力度。“譬如说,简化助老券规则的条条框框,在打车页面上多次主动提醒助老券的使用规则,优化系统优惠券逻辑,让老人可以打到更便宜的网约车等等,要提升助老打车公益项目的含金量。”
头图为用户正在通过高德打车助老打车界面呼叫出租车。劳动报记者贡俊祺 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