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3月21日,记者从市水务部门了解到,上海将全面启动新一轮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当天,中心城区雨污混接普查整治党建联盟成立。
上海仍存在雨污管道混接错接现象
雨污混接,顾名思义,一般是指雨水、污水分流制地区的雨、污水管道连通,或雨水、污水分流制的雨、污水管道与相邻的雨水、污水合流制管道连通,造成一个排水管道内既有污水又有雨水的现象。根据混接源头,雨污混接主要分为以下五种类型:市政混接、企事业单位混接、沿街商户混接、住宅小区混接和其他混接。
据水务部门介绍,目前,上海市是分流制排水为主、合流制为辅的城市,除中心城约有123平方公里65个排水系统区域为合流制地区外,其余地区均为分流制系统。在分流制地区,分别设置了污水和雨水两个独立的排水管道系统,生活污水、餐饮废水、工业污水等污水通过污水管道收集后,输送到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水质达到排放标准后再排入河道,防止河道污染。雨水则通过雨水管道收集后直接排入河道。
但不可回避的是,作为国际化大都市,由于城市快速发展留下的历史问题,上海一些地方还是存在雨水污水管道混接错接现象。一方面,污水混入雨水管道,随雨水进入河道,加之一些老旧小区居民将洗衣机放置在阳台,造成雨污混接、直排河道,这些现象容易引起水体黑臭,造成河道污染,影响水环境质量。另一方面,雨水大量流入污水管道,容易导致污水管网超负荷运行,影响污水管道输送能力,造成污水冒溢、路面积水、窖井盖移位等安全隐患。
《上海市排水与污水处理条例》第十七条规定:“在雨水、污水分流地区,雨水管道和污水管道不得相互混接。雨水、污水合流地区,应当按照排水与污水处理规划要求,进行雨水、污水分流改造。”
2015年起已发现并改造各类混接2.5万余个
据悉,为有效解决雨污混接对上海水环境的影响,建设美丽上海,2015年起,本市连续开展了两轮分流制地区雨污混接整治工作,共发现并改造市政、企事业单位、沿街商户、住宅小区等各类混接2.5万余个,其中住宅小区6300余个。通过整治,本市污水收集效能有效提升,河道水质明显改善。但部分区域仍然存在雨污混接调查不到位、整治不彻底等问题,加之排水管道内外水入侵较为严重,防汛泵站排水污染等问题仍较突出。
自2023年12月起,上海签发了《上海市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方案》(上海市总河长令2023第1号令),全面启动雨污混接普查和整治工作。
与前两轮相比,此次普查和整治更加突出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效果导向,更加注重系统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以城镇公共排水管道、纳入城镇污水系统的农污管道和排水用户为普查对象,以排水用户和排水分区双达标为工作目标,普查整治与长效管理相结合,全面开展雨污混接(含外水入侵)普查和整治。建立排水用户清单并进行用户出口全覆盖核查,确保问题排查更全面。
据悉,排查整治工作完成后,将开展整治成果核验、评估及达标验收,确保问题整治更彻底,并建立健全长效运维管理机制,逐步实现排水用户、排水分区“双达标”,不断提高污水收集处理效能。
整治过程或对居民生活带来不便,请理解
“雨污混接整治过程中,住宅小区内部混接改造及道路施工可能会对居民生活及交通出行生活带来不便,需要广大市民群众的理解支持,形成社会共治局面,雨污混接整治后的成果更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守护。”水务部门相关负责人表示。
其中,企事业单位要对内部排水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不得将污水排入雨水管网;对存在雨污混接问题的,开展内部设施排查并落实整改;对存在外水入侵问题的,加强内部设施检测修复或改造,防治外水入侵;明确内部排水设施运维责任人,落实专业运维单位,定期开展排水设施养护,建立运维档案。
业主委员会、物业服务企业要规范住宅装饰装修活动,加强管理,做好住宅小区内部巡查,及时发现制止业主私拉乱接等不规范排水行为;协调指导相关责任人对小区内部私拉乱接等问题限期整改落实;委托专业运维单位,定期开展排水设施养护,建立运维档案。
广大市民可以从自身做起,平时不向雨水口倾倒垃圾或污水,装修时不私自改接排水管道、阳台洗衣废水不要接入雨水立管,不破坏公共排水设施。如果发现混接行为,可以通过12345或“上海水务有奖举报小程序”等方式,督促相关单位或个人进行整改。
头图为中心城区雨污混接普查整治党建联盟成立并予以授旗。水务部门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