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春风渐暖中,受到市民追捧的樱花于近期次第盛放,进入最佳观赏期。近日,记者获悉,上海市气象局联合大众点评推出首份“上海赏樱攻略”,对21个沪上“网红”樱花打卡点的樱花花期进行了预报,以“线上+线下”的形式向公众提供专业、有针对性的赏樱荐游服务。
上海市气象服务中心服务首席、高级工程师韩宁介绍,和以往的赏樱荐游不同,首份“上海赏樱攻略”更加全面,不仅有针对辰山植物园、顾村公园这些人气最高的传统赏樱地的樱花花期预报,还联合社交达人们一起拓宽了赏樱最佳“机位”,“本周最佳机位:陆家嘴中心绿地的限定夜樱预测满开,在东方明珠塔下寻找crush的瞬间;昌平路地铁站的樱花路口预测满开,白色染井吉野樱一字排开,龙美术馆的樱花之镜预测满开,魔都最文艺的樱花光影;同济大学的樱花校园预测半开,这是沪上高校赏樱天花板……”
“辰山植物园正进入最佳观赏期,三月上、中旬的河津樱大道和迎春樱花环是早樱观赏区代表,三月下旬的樱花大道是中花东京樱花(染井吉野)的最佳观赏期。” 上海市气候中心农业气象科高级工程师周宇介绍,上海樱花品种繁多,顺应了近年来市民对赏樱的美好需求,五年前,气象部门逐步开展樱花花期的预报服务。这次推出的上海赏樱攻略,预报对象以中晚樱为主。预报的赏樱点也从往年几个传统公园拓宽到了21个樱花观赏点,覆盖面更广。
“樱花的心思并不好猜。和拥有著名‘樱前线’预报的日本相比,上海对于樱花的预报起步很晚,主要是受限于樱花物候观测资料的积累。”周宇表示,上海的樱花预报还在摸索之中,樱花分为早樱、中樱和晚樱,每个类别又有诸多品种,且各个品种的花开时间也不尽相同,甚至是同一个品种身处不同的立地环境也会影响到花期。“比如,樱树的树龄,阳光是否充足,土壤是否肥沃等。”
植物的花开花谢和天气气候有着很大的关系,在影响植物物候期的各个气象要素中,气温和降水起着关键性和决定性的作用。近年来,上海气象部门和物候学家一起,查阅历史物候资料、增加气象观测,并将两者融合,运用回归分析和神经网络等新技术逐步建立起基于气温、降水和日照等等关键气象因子的花期预测模型。
“冬天最低气温与樱花芽萌动等生理过程直接有关,当最低气温达到芽萌动启动温度,樱花才进入积极生理生长活动。而樱花属于春季开花的植物,一般都要满足一定的积温条件才会开放。如果开花期间气温持续偏高,会加速樱花开放和凋谢进程,如果开花期气温较低,反倒会成为花期‘保鲜剂’。花期预报都是以气温作为主要指标建立物候模型来进行预报的。此外,进入盛花期之后,降水和大风天气也会影响花期的长短。” 周宇解释道,“今年2月申城气温偏低,并出现了降水量位列150年气象史上第二的连阴雨,上海的樱花初花期才会比去年迟到了近10天。”
头图为大众点评与上海市气象局联手打造的上海赏樱地图。上海市气象局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