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越来越多公园24小时开放,如何确保公共安全?有园区已扩招夜班保安,加装红外热像仪

来源:劳动观察 作者:胡玉荣 发布时间:2024-04-09 16:07

摘要: 公园24小时开放,符合大部分的民意,但如何确保深夜凌晨游园安全,噪音、光源如何做到不扰民?


去年11月,27岁的天津小伙到上海求职,为省钱在公园搭帐篷过夜的新闻,让位于奉贤上海之鱼景观区的城市公园群一下子出了名。新闻引发热议的同时,不少人为“不设”围墙、24小时开放的上海公园点赞。


记者从市绿化部门获悉,截至2023年底,上海逾六成城市公园已24小时开放。今年,上海将再推动30座公园成为“24小时公园”。公园24小时开放,符合大部分的民意,但如何确保深夜凌晨游园安全,噪音、光源如何做到不扰民?随之而来的问题越来越受到各方的关注,也对城市的公共管理提出了新的挑战。


公园24小时开放符合大部分民意


晨跑是家住奉贤区绿地无双小区陶女士的每天必修课。五点多起床,围着上海之鱼跑一圈,一天精神满满。


在上海之鱼生态核心景观区,由泡泡公园、年丰公园、湖心岛公园、上海之鱼雕塑公园、青年艺术公园组成的城市公园群,从2018年陆续建成开放以来,没有围墙、24小时开放的模式,成为周边居民健身、休憩的好去处,也是近年来上海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陶女士原先住在奉贤南桥的老城区,原本晨练跑步,她都要等到古华公园开门后才能进行,“在马路边跑步,一是不安全,二是路上灰尘也多,对身体也没好处。”陶女士表示,对于公园打开围墙、24小时开放,她举双手赞成,“对于我们郊区居民来说,可选择的绿地空间还多一点,但对居住在市中心的居民,本来公园绿地资源就少,打开围墙后,受惠的群体会更多。”


今年4月1日,闵行文化公园24小时开放。之前,围绕着公园是否延长开放时间展开了一场大讨论。一项由市民参与的公园夜间游园网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大部分市民游客支持或部分同意闵行文化公园24小时开放,其中,45.5%的人同意24小时开放,25.3%的人认为春夏秋三季应24小时开放。


除了安全更多问题需要通盘考虑


公园延长开放时间、乃至24小时开放是大势所趋,符合大部分市民游客的心声。但是,由此带来的管理成本和安全压力,以及新的需求,更需要管理部门通盘考虑。


“公园延长或全天开放,不是‘锦标赛’,不能‘为开而开’,而是要想清楚再开。”上海市绿化市容局副局长朱心军表示,深夜凌晨需要进公园的人有多少、需要哪些管理和服务,以及新增成本有多少、谁来出,这些问题都要事先研究、探讨清楚,尤其要广泛听取属地街镇、社区、周边居民的意见和需求,综合研判。

24小时开放的公园为市民游园提供便利。受访者供图


据奉贤区绿化市容局公园管理科科长廖添凤介绍,奉贤列入城市公园名录的公园有37座,33座已24小时开放。“对于管理部门来说,安全是头等大事。”在上海之鱼,5座公园组成的城市公园群,占地66公顷,分布在金海湖旁,涉水风险显而易见。“目前公园保安和属地的金海街道安保力量,组成了联合巡视力量,24小时开展不间断巡逻。”此外,金海街道城运中心在上海之鱼安装了3套鹰眼设备,巡视范围可覆盖大部分景观地区,包括5座公园。一旦发现意外,第一时间处置。


“全区目前还有4座公园设有围墙,正计划逐步推进延长开放或24小时开放。对于管理部门来说,除了要考虑安全问题外,夜间增设的灯光,市民深夜凌晨进园带来的声音,是否会扰民等,都需要在前期准备好解决措施。”廖添凤表示。


记者了解到,闵行文化公园为了实现24小时开放,全面提升了公园安防设施,确保照明、广播、监控、应急呼叫等系统的正常使用。园内加装了18个监控探头,扩招了十几名夜班保安,还给部分保安配备了红外热像仪,用来远距离观察林深草密的死角。此外,公园加装了电子围栏,一旦有人从桥上进入夜间封闭的环湖区域,警报便响起,提醒保安人员迅速赶往现场。


出台管理指引保障“开放”科学性


上海正在努力建设“千园之城”,同时不断完善公园的内在品质和管理服务能级。而公园24小时开放显然是主动回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举措之一。


据悉,为了让公园24小时开放更加“科学、符合民意”,上海市绿化市容局近期发布了《上海市城市公园实行24小时开放管理指引》,要求公园24小时开放准备阶段需“科学评估,广泛征求意见”,公园属地有关部门要充分评估公园24小时开放的必要性、可行性,广泛听取属地街镇、社区、周边居民的意见和需求。暂不具备开放条件或必要性不充分的公园,应尊重客观事实,暂缓开放。


《管理指引》还提出,要建立各部门联动机制,公园管理方要加强与属地公安、城管等部门的沟通协调,将24小时开放公园纳入街区巡查范围;同时,确保重要区域的照明、广播、监控、应急呼叫系统能正常使用,有条件的公园可增设安防机器人、无人机等智能化安全巡查设备及有荧光显示功能的警示标志等。


头图为上海之鱼景观区。受访者供图


责任编辑:李蓓
劳动观察新闻,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收藏

相关新闻

首页

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