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5月21日,上海中心气象台宣布,5月17日至20日,上海已经连续4天日平均气温≥22°C,今天的日平均气温也大概率达到标准。这意味着,上海已于5月17日正式进入气象意义上的夏天。
据悉,上海常年(1991-2020年)平均入夏时间为5月24日。最早入夏是2009年5月6日。2021年也早早在5月7日入夏,2022年则稍有延迟到5月30日入夏。今年上海的入夏时间与常年相比,提早了整整一周。而因为入春晚,入夏早,又使得今年春季时间比常年偏少了近两周。
入夏这么早,是不是意味着上海今年夏天会特别热呢?对此,气象专家分析指出,这之间没有直接的关联。其实,夏季气温是否偏高主要还是看副热带高压的强度。要知道,高温的形成往往是由特定的天气系统直接导致的,其中最为典型、最常见的就是有着“高温使者”之称的副热带高压。每年梅雨结束后,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主体如果异常强大,长期控制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话,那么下沉气流就会导致晴热少云,太阳辐射很强,通常会出现连续高温天气。2022年时,上海连续出现7个极端酷热天气(≥40℃),35℃以上高温日超过40天,更是创出40.9℃的极端气温,“罪魁祸首”就是副热带高压。而根据气象部门的预测,本市今年汛期气候状况总体偏差,降水总量偏多,梅雨量偏多,影响台风个数接近常年,高温日数略多。
明天申城多云到阴,气温在20-27℃之间。白天东到东南风4-5级。相对湿度90%-50%。早晚的体感较凉爽舒适,午后还是会有些湿湿热热。周三至周六,我国南方地区降水范围减小,强度减弱;周日开始降雨再度加强,江南、华南等地局地还将有暴雨或大暴雨。北方的降水主要出现在周五至周日,自西向东有一次明显降水过程。对上海而言,一直到下周初整体云系较多,周四和周五局部有些短时阵雨,主要的降水过程将出现在下周一前后,并伴有雷电活动。气温多在20-29℃之间,下周一气温会有所下降。气象部门提醒,下周一前后降水较为明显,对出行有一定影响。
头图为夏日里的市民。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