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幸福生活的追求,宠物已经成为很多家庭的一员。《2023-2024年中国宠物行业白皮书(消费报告)》显示,2023年中国城镇犬猫数量超1.2亿只,城镇宠物主达7500万。在精细化养宠趋势愈发明显的趋势下,携宠出行的需求日益增加。但记者采访发现,在“它经济”崛起的背后还需打上这些“补丁”。
传统交通工具对于宠物出行限制依然较多
在满足一定条件的前提下将宠物带上公共交通,已经成为一种社会发展趋势,相关行业也陆续推出了宠物出行相关服务。
例如,5月8日,深圳机场设立全国第一家宠物候机厅,为广大养宠、爱宠人士创新推出了一站式宠物出行服务,为航班延误导致的滞留宠物提供寄养服务,采用猫狗分区,全程监控宠物状态,提供医疗服务。
今年4月,深圳巴士集团开通首条宠物友好巴士线,主人可以为宠物预定座位一同出行。早在1月,广州公交集团推出三条宠物猫乘坐巴士的服务专线,宠物主人购买人宠同乘车票携宠出行,增加养宠人士出行便捷。
但就目前而言,国内许多传统交通工具对于宠物出行的限制依然较多,携宠出行问题也一直是养宠家庭的困扰。记者多方了解,国内大多数情况下,宠物都是不允许上公共汽车、出租车、火车和地铁。因为无法携带宠物只能将其寄养或者托运带来的一些问题也与日俱增。
宠物航空托运并非“想托就托”
“说到带宠物出行,长久以来就是一个老大难。”一名业内人士坦言,虽然有航空公司可以提供托运服务,但基本都必须把宠物放到货物舱,这让不少宠物主人有些“不忍心”。
“当飞机降落时,我的狗一开始甚至都不认识我了,然后它拉了很多屎,不停地喝水,看上去很虚弱,一脸狼狈。”曾有过将宠物狗托运的曾小姐每每回忆起这一幕,都显得无比伤心。这仅有一次的“尝试”,让她放弃了托运宠物的想法。
近年来,宠物托运的事故也不少。此前,沈阳一名女子就花费了近5万元托运了一条边牧,但狗狗却死在了运输途中。
而且,即便是已经接受了空中托运的宠物主人,也不是能够实现“说托就托”的梦想。因为国内并非所有航空公司都有宠物托运服务,目前只有少部分可以托运。
记者查询后发现,目前可托运的有:中国航空、东方航空、南方航空、海南航空、厦门航空、四川航空、山东航空、深圳航空。其中,海南航空是目前国内唯一一家支持宠物进客舱的航空公司,收费标准是每只宠物每航段1399元。
但是,无论是选择何种托运模式,都必须三证合一:即疫苗证、狂犬有效证明、宠物检疫合格证。
“携宠自驾”需考虑晕车、焦躁等多重因素
因此,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宠物主人选择了“携宠自驾”,希望能让自家“毛孩子”出门旅行。
由此带来的自驾、房车游、订“宠物友好”酒店也逐渐流行起来。记者在携程平台上发现,这里有专属宠物友好型酒店标签。经平台此前统计,全国宠物友好酒店已超过65000家,分布在全国2000多个城市,其中,重庆、广州、成都、上海和北京等地的宠物友好型酒店入住订单量居前。
而每到假期,尤其是春节,不少年轻人就会选择通过租车或者自驾的方式携带宠物外出或者返乡。从一些头部租车公司的数据来看,一些短途的年轻人选择租车带宠物回家过年或出行,已经成为当前宠物出行的小趋势。
甚至还有一些汽车公司“嗅”到了商机,纷纷研发各种“适宠车型。”此前据汽车之家发布的数据显示,66%的养宠人群会将宠物出行作为买车考量点,37%的养宠用户更愿意选择野外郊游车型,便于带宠物出行撒欢;35%的用户则更愿意选择有宠物安全配置车型,对宠物的安全非常关注。19%的用户会考虑大空间车型,便于出行装载大型宠物。
但是,“携宠自驾”对于宠物主人和宠物本身的挑战都是很大的,不仅需要有较好的体力、车技,同时,还要应对“毛孩子”在路上可能发生的突发情况。
比如,要求自驾人员每隔2或3小时停一次车,并在驾驶过程中给予宠物更多照顾。尽管大多数宠物可以应付乘坐,但有些狗和猫是会“晕车”的,在乘车途中,它们会显得非常紧张、警觉和焦躁。
正展开高铁托运宠物可行性研究
因此,随着养宠人越来越多,再加上猫狗属于伴侣宠物的这种特殊地位,不少养宠人越来越迫切希望能在高铁上给宠物留出“一席之地”。在他们看来,相对航空托运和“携宠自驾”,这种宠物出行方式更为友好,也比较轻松。
近日,中国铁路客户服务中心推出高铁宠物运输调查问卷。涵盖的问题也是非常切合实际,例如,携宠出行的次数,运输注重哪方面的看护,甚至还征求了定价标准。
这一问卷的出现让“携带宠物上高铁”的话题引发热议,微博上相关话题阅读量很快就超过了5000万,讨论量也过万。
铁路方面表示,其实,近年来旅客关于高铁能否提供宠物运输服务的咨询越来越多,为精准掌握旅客需求,倾听多方意见,铁路部门决定开展此次问卷调查。下一步,将根据调查意见,进一步深化高铁托运宠物的可行性研究。
记者查询了解到,目前,铁路只有部分普速列车可以托运宠物,且办理托运的宠物体重不可超过20千克,宠物可以单独乘车,但托运的要求是距离在200公里以内,且中途无喂养需求。
而距离在200公里以上或有中途喂养需求的宠物,则要办理随车押运。也就是说,旅客需要购买和宠物同车次车票一起到达目的地。
需要注意的是,不管是托运还是押运,旅客都要给宠物准备好锁闭牢固、通风透气的笼子,笼子底部要配有粪便槽,有喂食需求的宠物需要备好运输过程中的口粮和水等。
不过,对于能否带宠物上高铁,市民反应不一。许多养宠人士表示欢迎,也有人持保留和反对态度。他们主要担心宠物可能会对高铁的卫生环境造成影响。此外,还有人担心,宠物的出现可能引发某些乘客的恐慌和不适。
“我有过敏性鼻炎,一接触到动物毛发就会加重症状。”采访中,谢先生告诉记者,自己经常坐高铁前往长三角地区,因为身体原因不能与宠物共处一室,“如果给宠物设置专用车厢,也许更合适。”
从目前来看,“宠物和人高铁通行”还在初步调研阶段,真正落实还有一段比较长的时间,但多地已开始对“宠物友好型”交通出行方式进行尝试。
“它经济”崛起背后还需打上“补丁”
不难发现,近年来宠物友好出行需求正在不断升温,但是,“它经济”崛起背后还是需打上一些“补丁”。
我们期待看到宠物友好出行政策的不断更新,当然,这也需要相关部门做更为深入的研究,提出更加合理化的解决方案,加强宠物出行规范化管理和相关标准的建设,在宠物出行安全性、公共卫生、宠物友好规范、管理措施、文明养宠责任意识等方面进行有效规范和指引。
此外,也建议宠物主人在享受权利的同时,要负起应有的责任,文明“携宠出行”。例如,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宠物是否适合远行或者乘坐公共交通工具,以避免“毛孩子”在外出时因为各种压力而产生的应激反应。
头图来源:图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