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月11日,复旦大学公布了今年本科生招生培养政策亮点。据了解,2024年复旦大学将增加100个招生计划,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来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同时,在分流、修读、转专业和升学四个方面,给学生更多成长的空间。
招生计划增加100个,重点布局新工科
据复旦大学本科招生办公室主任潘伟杰介绍,2024年复旦大学在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不含港澳台地区)共3720个招生计划,较2023年增加100个,46个招生专业(类),较2023年增加14个。
面对今年高考生,复旦大学推出相辉学堂培养计划招生,下设:“相辉计划”和“香农计划”,致力于培养面向基础学科前沿、新工科领域的创新人才。其中,相辉计划以理科试验班(相辉学堂相辉计划,本博贯通)进行招生,招收65人,一年级后自由分流进入数理化生对应专业;香农计划以工科试验班(相辉学堂香农计划,本研贯通)进行招生,招收20人,一年级后自由分流进入四大创新学院对应专业。
记者了解到,复旦大学今年在招生端整体布局中特别突出了新工科专业。除原有的工科试验班(新工科本研贯通拔尖班),还设置有工科试验班(相辉学堂香农计划,本研贯通)、四大创新学院:工科领军人才班、工科试验班(光子计划院士班,本研贯通)、工科试验班(新工科电子信息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计算机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微电子班)、工科试验班(新工科大数据班)等。
今年复旦大学还推出多个拔尖班/专业(类)招生,尽可能早地发现有天赋、有创造力、有潜能的优秀学生。除了数学类(本博贯通)之外,自然科学试验班(本博贯通)含有物理学系、化学系、生命科学系等六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的专业,考生入学后可按专业分流、院系内自由分流。
人文社科领域的拔尖人才培养则设有本研贯通的望道新闻卓越班,针对主流媒体的需求培养面对AI时代和国际传播大格局的新闻传播复合型高端人才;涉外法治拔尖人才班;金融学类的FinTech全英文课程班;经济学类拔尖班则包括数理经济方向拔尖项目、国际项目UIPE、金融学、国际经济与贸易(含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双学位项目)四个热门专业方向,均可自由分流。
分流、修读、转专业和升学四个方面给予充分自由度
据了解,复旦在分流、修读、转专业和升学四个方面,给出诚意,赋予学生“干细胞”式成长的权利和能力。
比如,在自由修读方面,学生会有非常多体验跨学科学习的机会。复旦各院系都从本科专业培养计划中选取部分专业基础、核心、进阶或通识教育课程,面向其他专业本科生开放,目前校内共有94个这样的专业学程。在跨学科学程方面,复旦已建成包括“智柔体设计与制造”“生物考古”“数据智能与商业决策”“智能移动机器人”“医学物理学”“人工智能药学”“数理逻辑”等在内的16个跨学科学程。
本科生进入到复旦大学后,还可以辅修学士学位项目和双学士学位项目。目前,复旦共开放包括物理学、化学、哲学、历史学在内的4个辅修学士学位项目。今年,复旦在原有3个双学士学位(法学-经济学、国际经济与贸易-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预防医学-公共事业管理)基础上,新设英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翻译-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俄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德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4个“外语+计算机”双学士学位。
进入到招生专业(类)后,能够自由选择专业吗?据了解,目前复旦基本已实现大部分招生专业类院系的自由分流,100%满足学生专业选择志愿,免除学生对专业分流的后顾之忧,为学生与向往专业之间的“双向奔赴”铺展道路。
“自由转专业”颇受考生关注。据了解,复旦转专业开放政策积累了20余年的经验,学生可在进校后第一年或者第二年根据相关规定申请转专业。目前,除个别专业外,所有学生都有两次转专业机会。相关负责人表示,转专业接收计划大于申请学生总数,转专业申请成功率接近70%。另外,2022年起,医学类与非医学类专业间转专业通道已双向打通。
此外,在升学方面,复旦推出了本博和本硕贯通等更多长学制项目。
头图为复旦大学发布本科招生政策。劳动报记者 贡俊祺 摄影